[发明专利]高效同步脱氮除碳微生物燃料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9011.8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4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郑平;张吉强;厉魏;张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16 | 分类号: | H01M8/16;H01M4/90;C02F3/3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同步 微生物 燃料电池 | ||
1.一种高效同步脱氮除碳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厌氧消化污泥(1)、进水管(2)、阳极液(3)、出水管(4)、阳极(5)、厌氧消化室(6)、备用探头套管(7)、法兰(8)、分隔膜(9)、导线(10)、负载(11)、厌氧氨氧化室(12)、阴极(13)、阴极液(14)、回流管(15)、厌氧氨氧化污泥(16);厌氧消化室(6)下部侧壁设有进水管(2),厌氧消化室(6)上部侧壁设有出水管(4),厌氧消化室(6)内设有厌氧消化阳极(5),厌氧消化室(6)内装有阳极液(3),阳极液(3)中接种厌氧消化污泥(1),厌氧消化阳极(5)上附着厌氧消化污泥(1),厌氧消化室(6)顶部设有备用探头套管(7),厌氧氨氧化室(12)下部侧壁设有进水管(2),厌氧氨氧化室(12)上部侧壁设有出水管(4),厌氧氨氧化室(12)内设有厌氧氨氧化阴极(13),厌氧氨氧化室(12)内装有阴极液(14),阴极液(14)中接种厌氧氨氧化污泥(16),厌氧氨氧化阴极(13)上附着厌氧氨氧化污泥(16),厌氧氨氧化室(12)顶部设有备用探头套管(7),厌氧消化室(6)和厌氧氨氧化室(12)通过法兰(8)连接,法兰(8)上固定有分隔膜(9),厌氧消化室(6)和厌氧氨氧化室(12)通过回流管(15)连通,负载(11)两端通过导线(10)分别与厌氧消化阳极(5)和厌氧氨氧化阴极(1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同步脱氮除碳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消化室(6)的体积和厌氧氨氧化室(12)的体积之比为1:1,厌氧消化污泥(1)的体积与厌氧消化室(6)的体积之比为1/10~1/4,厌氧氨氧化污泥(16)的体积与厌氧氨氧化室(12)的体积之比为1/10~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同步脱氮除碳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液(3)为有机废水,阴极液(14)为含氨和亚硝酸盐废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同步脱氮除碳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消化阳极(5)和厌氧氨氧化阴极(13)的导电材料为碳纸、碳布、碳毡、石墨毡或石墨板,厌氧消化阳极(5)和厌氧氨氧化阴极(13)之间的距离为2~10cm,厌氧消化阳极(5)的面积与厌氧消化室(6)的体积之比为8~50 m2:1 m3,厌氧氨氧化阴极(13)的面积与厌氧氨氧化室(12)的体积之比为8~50 m2:1 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同步脱氮除碳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膜(9)的材料为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质子交换膜、双极膜、微滤膜或超滤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90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