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压缩机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9091.7 | 申请日: | 2013-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9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胡敏;刘志高;郑坚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6 | 分类号: | F04B49/06;F04B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压缩机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压缩机的控制方法,属于室内空气调节领域。
背景技术
空调压缩机的腔体内具有制冷剂、润滑油。润滑油对浸泡的轴承、旋转机构等起到润滑作用。在冬季室外温度过低(如-20℃)时,润滑油的粘稠度变大、润滑功能大为降低,空调压缩机经常不能启动,甚至出现启动磨损,烧毁等不良问题。
为此,有些空调压缩机在其曲轴箱上安装有加热带。当室外温度过低时,加热带通电发热、加热曲轴箱,再通过曲轴箱间接加热润滑油,使得润滑油的粘稠度变小,继而保证空调压缩机顺利启动。
然而,采用上述控制方法的空调压缩机,由于增加了加热带零部件,制造成本上升;另外,加热带是通过曲轴箱间接加热润滑油,不仅加热速度较慢,而且易向压缩机外散发热量,浪费能源且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解决因润滑油温度过低而导致的空调压缩机不能启动等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压缩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1),空调待机时,判断空调压缩机是否运转;若是,则进入步骤(4);若否,则实时监测空调压缩机的曲轴箱中润滑油的温度,并进入下一步骤;
步骤(2),判断曲轴箱中润滑油的温度≤设定温度是否成立;若否,则进入步骤(4);若是,则进入下一步骤;
步骤(3),空调压缩机的绕组通电发热,返回上述步骤(2);
步骤(4),空调压缩机的绕组掉电不发热,返回上述步骤(1)。
其中,上述设定温度是指空调压缩机能够顺利启动时的润滑油的最低温度,在空调出厂时以具体数据形式存储在室外机的控制器的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中。
空调压缩机的绕组是浸泡在带润滑油的制冷剂中,主要由细铜线缠绕而成。经试验证明,给绕组通一定电流的直流电时,绕组会发热直接加热润滑油而不会启动旋转机构。本发明的空调压缩机的控制方法,就是充分利用上述空调压缩机自身的结构特性,在空调压缩机的曲轴箱中布置一个热电偶传感器来检测润滑油温度。当空调处于待机、空调压缩机停止运转时,实时监测润滑油的温度;当润滑油的温度过低,即小于或等于设定温度时,自动控制空调压缩机的绕组接通一定电流的直流电;绕组通电发热直接加热润滑油。
因此,本发明的空调压缩机的控制方法,能够解决因润滑油温度过低导致的空调压缩机不能启动等问题。同时,因绕组浸泡在带润滑油的制冷剂中、和润滑油直接接触,故绕组通电发热、加热润滑油的的速度更快。另外,由于加热发生在曲轴箱内、热量较难向空调压缩机外散发,故加热过程既节能又环保。
然而,实际应用上,在空调压缩机的曲轴箱中布置一个热电偶传感器较难操作,其实时检测润滑油温度也有技术难度,另外还会大量增加空调产品的制造成本。作为进一步该进的另一种方案,本发明的空调压缩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1),空调待机时,判断空调压缩机是否运转;若是,则进入步骤(6);若否,则实时监测室外温度,并进入下一步骤;
步骤(2),判断室外温度≤设定温度+2℃是否成立;若否,则进入步骤(6);若是,则进入下一步骤;
步骤(3),空调压缩机的绕组通电发热;
步骤(4),判断空调压缩机的绕组通电发热的时间≤设定时间一是否成立;若否,则进入步骤(6);若是,则进入下一步骤;
步骤(5),判断室外温度≥设定温度+5℃时是否成立;若否,则返回上述步骤(3);若是,则进入则进入下一步骤;
步骤(6),空调压缩机的绕组掉电不发热;
步骤(7)判断空调压缩机的绕组掉电不发热的时间≥设定时间二是否成立;若是,则进入步骤(1);若否,则返回上述步骤(6)。
该方案的空调压缩机的控制方法中,并不直接对曲轴箱中润滑油的温度进行检测。而是通过样机来做试验,再将样机的试验数据直接应用到产品上:
先在同类型的空调压缩机中选取一台样机,在其曲轴箱中布置一个热电偶传感器;
再把该样机放在可调节温度的冷冻箱内保持12 小时;然后启动样机,把样机能够100%一次启动时的冷冻箱内的最低温度作为设定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90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