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向为单通道的前后向精密环形管复合通道组合式扬声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9330.9 | 申请日: | 2013-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7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石丰山;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丰山 |
主分类号: | H04R1/20 | 分类号: | H04R1/2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前后 精密 环形 复合 组合式 扬声器 系统 | ||
1.后向为单通道的前后向精密环形管复合通道组合式扬声器系统,包括纸盆扬声器(1),所述纸盆扬声器(1)包括带有辐射口的盆架(1-1)和与盆架(1-1)相连接的振动纸盆(1-2),盆架(1-1)与振动纸盆(1-2)同轴;所述盆架(1-1)的后端安装有圆形磁铁(1-3),盆架(1-1)与圆形磁铁(1-3)同轴;还包括前端安装在圆形磁铁(1-3)的外圆周上且与圆形磁铁(1-3)同轴的第二内套管(2),还包括与第二内套管(2)同轴的外套管(3),外套管(3)的前端口密闭安装在盆架(1-1)上,盆架辐射口位于外套管(3)的内部;第二内套管(2)的外壁与外套管(3)的内壁之间形成后向环形管通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架(1-1)的盆架侧壁前端带有外翻边;还包括后端安装在所述外翻边上且与振动纸盆(1-2)同轴的前外套管(7),在所述前外套管(7)内部设置有与前外套管(7)同轴的前内套管(8);所述前内套管(8)与前外套管(7)互相固定连接;前内套管(8)的外壁与前外套管(7)的内壁之间形成前向环形管通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向为单通道的前后向精密环形管复合通道组合式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段以振动体纸盆(1-2)轴线O为中心轴的圆台状的第一内套管(5),第一内套管(5)的前端口密闭连接在盆架(1-1)的后端根部至盆架辐射口后边沿之间,第一内套管(5)后端与第二内套管(2)前端相对齐连接,在第一内套管(5)前端安装处与第二内套管(2)之间形成平滑的圆台状过渡面;第一内套管(5)与第二内套管(2)之间为光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向为单通道的前后向精密环形管复合通道组合式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后向环形管通道(4)内安装有走向与后向环形管通道(4)一致的若干组后向阻挡件,后向阻挡件内为为实心体或者为封闭体,相邻后向阻挡件之间为传声通道,每个传声通道沿其传声方向具有一致的横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后向为单通道的前后向精密环形管复合通道组合式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前向环形管通道(6)内安装有走向与前向环形管通道(6)一致的若干组前向阻挡件,前向阻挡件内为为实心体或者为封闭体,相邻前向阻挡件之间为传声通道,每个传声通道沿其传声方向具有一致的横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后向为单通道的前后向精密环形管复合通道组合式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前外套管(7)与前内套管(8)之间的至少一根前向中间套管(14),前向中间套管(14)与振动纸盆(1-2)同轴;前向中间套管(14)的后端尽量靠近与振动纸盆(1-2)前向对应位置的最大振幅处;所述前向中间套管(14)、前外套管(8)和前内套管(7)通过互相固定连接;前向中间套管(14)、前外套管(8)和前内套管(7)之间形成至少两个前向环形通道单元(6-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向为单通道的前后向精密环形管复合通道组合式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前向环形管通道单元(6-1)内安装有走向与前向环形管通道单元(6-1)一致的若干组前向阻挡件,前向阻挡件内为为实心体或者为封闭体,相邻前向阻挡件之间为传声通道,每个传声通道沿其传声方向具有一致的横截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后向为单通道的前后向精密环形管复合通道组合式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段以振动体纸盆(1-2)轴线O为中心轴的隔挡件(9),隔挡件(9)的后端位于振动纸盆(1-2)最大振幅处的前方并且尽量靠近该最大振幅处;隔挡件(9)的前端与前内套管(8)后端相对齐连接,隔挡件(9)的外壁为平滑面;隔挡件(9)与前内套管(8)之间为光滑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向为单通道的前后向精密环形管复合通道组合式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段以振动体纸盆(1-2)轴线O为中心轴的隔挡件(9),隔挡件(9)的后端位于振动纸盆(1-2)最大振幅处的前方并且尽量靠近该最大振幅处;隔挡件(9)的前端与前内套管(8)后端相对齐连接,隔挡件(9)的外壁为平滑面;隔挡件(9)与前内套管(8)之间为光滑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丰山,未经石丰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933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锰掺杂钇铝石榴石单晶材料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补偿功能的光伏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