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轮组装配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0215.3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6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翔;董志强;柳胜;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轮 组装 专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轮组装配专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滑轮组包括滑轮支架A、滑轮B及滑轮轴C。目前滑轮组的装配主要采用起重设备辅助,人工敲砸的作业方式,其整个装配过程具体是:工人操作门式起重机将待装滑轮轴C吊装到滑轮支架A放置位置,再采用铜锤将滑轮轴C砸入一部分,使滑轮轴C能够固定在滑轮支架A上;然后用门式起重机悬挂铜锤,撞击裸露在外的滑轮轴C,在撞击装配过程中,由工人把需要装配的滑轮B和隔套(图1中未示出)一一调整到装配位置,进行装配。
现有的这种人工敲砸的装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同轴度无法保证,装配时完全靠感觉,装配精度差,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人才能操作,操作通用性差;
2、靠敲砸装配,损害工件表面,使滑轮组变形,影响后续装配;
3、人员投入较多(至少3人),劳动强度大,装配效率低;
4、整个装配过程中占用门式起重机资源时间长,影响物流顺畅;
5、装配过程中噪音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滑轮组装配专机,其能较为精准地保证滑轮组的同轴度,而且滑轮组的外形不受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滑轮组装配专机,包括定位构件和压装构件,其中:所述定位构件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用于将各所述滑轮组中 的滑轮的轴心线调整至与所述滑轮组中的滑轮支架上的轴孔的轴心线相重合的滑轮位置调整机构、隔套和隔套定位托架;其中:所述滑轮位置调整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隔套定位托架;所述隔套连接在所述滑轮组的滑轮支架两端的轴孔处,所述滑轮支架通过两个所述隔套架设在所述隔套定位托架上;所述滑轮组的滑轮放入所述滑轮支架中并且底部通过所述滑轮位置调整机构支撑;所述压装构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的一侧;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推进机构和支撑块;其中:所述支撑块底部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轮组的滑轮轴的两端架设在两所述支撑块上,所述滑轮轴的轴心线与所述滑轮支架轴孔的轴心线相重合;藉由所述推进机构提供的机械和/或液压的水平推力,所述支撑块能够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使所述滑轮轴压入轴心线重合的所述滑轮支架和滑轮中。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位置调整机构包括两根用于支撑所述滑轮的横杆和间距调节机构,其中:两根所述横杆相隔开,为所述滑轮提供两个支撑点,设置在所述间距调节机构上;所述间距调节机构能够通过改变两所述横杆的间距而改变所述滑轮的轴心线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位置调整机构还包括底板和横杆支架,其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横杆的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横杆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横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杆支架顶部,所述间距调节机构能够使两所述横杆支架在所述第二滑轨上产生相对或相反方向的滑动而改变两所述横杆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与所述横杆支架的底面螺纹连接以带动所述横杆支架沿所述第二滑轨水平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边缘设置有用于读取两所述横杆的间距的刻度线。
进一步地,所述横杆上间隔开设有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横杆支架顶部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推进机构包括液压缸和液压缸支架,其中:所述 液压缸固定连接在所述液压缸支架上,并且所述液压缸的轴心线与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的所述滑轮轴的轴心线相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推进机构还包括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与所述液压缸支架的底面螺纹连接以带动所述液压缸支架沿所述第一滑轨水平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压装构件还包括导引轴,所述导引轴具有圆锥端以及沿轴心线的通孔,其中:该通孔通过螺栓与所述滑轮轴上靠近所述定位构件的一端连接,并且,所述圆锥端靠近所述定位构件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有平衡托杆、轴承和半轴的支架平衡托架,所述平衡托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轴承连接一所述半轴,两所述半轴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安装状态下,所述滑轮支架上伸出的连接支耳放置在所述平衡托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平台上设置有T型槽,所述滑轮位置调整机构及所述隔套定位托架的底部通过T形螺栓与所述T形槽滑动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0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