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网丝吸热体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1036.1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5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罗运俊;赵益民;王洪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明浩锦达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52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网丝 吸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集热器用太阳能吸热体,特别是一种网丝结构的太阳能吸热体。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集热器所用的太阳能吸热体主要是两种,平板式太阳能吸热体和真空管式吸热体,相比较而言,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用的平板式吸热体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成本低廉,热流密度较低,安全可靠,与真空管太阳能吸热体相比,它具有承压能力强,吸热面积大等特点。但平板式太阳能吸热体也存在着问题,首先,吸热面积有限,吸热能力不高。平板吸热体的面积有多大,吸热面积就是多大,太阳能集热器的体积不能太大,限定了平板吸热体的面积,也就限制了吸热面积;其次,对流热损和辐射热损较大,吸热效率不高。尽管目前平板式吸热体均使用选择性涂层来提高吸热板的吸热效率,但是当平板吸热体温度升高后,空气对流热损和辐射热损也会增加,只能通过改进保温隔热层材质、或是加厚玻璃盖板、以及增设透明蜂窝来降低热损;再者,光热转换效率受吸热板材质和结构影响较大,为了提高转换效率,只能选用昂贵的材料和复杂的结构,加工成本很高,加工难度很大。
提高太阳能集热器的吸热效率,唯一有效的办法是在保持最大限度地采集太阳能的同时尽可能减小对流热损和辐射热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了改进太阳能集热器的外壳、透明盖板、密封等部件外,最有效的办法是改进太阳能吸热体,使太阳能吸热体本身的吸热能力提高,热损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立体吸收太阳光能的太阳能吸热体,既能增大吸热面积,提高光热转换效率,又能减少对流热损和辐射热损,加工难度不大,生产成本较低。
本发明为一种太阳能网丝吸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网和金属丝层,金属网和金属丝层的组合方式可以是一层金属网和一层金属丝层,也可以是上下两层金属网和中间夹一层金属丝层,金属丝层由团状金属丝均匀铺絮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约10倍的吸热和传热总面积,改善了传热效果,同时也大大抑制了对流热损和辐射热损,增大了蓄热能力,具有明显的太阳能吸热功效。
附图说明
图1、太阳能网丝吸热体侧视剖面图
图2、太阳能网丝吸热体正视图
图中的标注为:1、金属网2、金属丝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最佳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所述太阳能网丝吸热体,由上下两层金属网1和中间的金属丝层2组成。本实施例中金属网1由普通钢丝制成。金属丝成不规则的团状,并均匀的铺絮在两层金属网1中间构成金属丝层2。所述太阳能网丝吸热体的形状可依据需求制成四边形、三角形、六边形等各种形状。
所述太阳能网丝吸热体可用于太阳能集热器等太阳能设备中,用来吸收太阳光能,并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太阳光照射在所述太阳能网丝吸热体上时,被金属网1和金属丝层2加以吸收并转换成热量。金属丝层2的金属丝之间有缝隙,太阳光可以穿过这些缝隙照到金属丝层2内的各个部位,并且被加热的空气在金属丝之间来回辐照,相互吸热,这就形成了本发明与普通平板吸热体的不同点,即立体吸热而不是平面吸热。金属丝层2中的金属丝的总面积就构成了一个太阳能网丝吸热体吸收太阳光能的面积,此面积约为太阳能网丝吸热体平面面积的十倍。所以,所述太阳能网丝吸热体的吸热面积约为平板式吸热体的十倍,其吸热能力大大提高。
所述太阳能网丝吸热体的金属丝层2由团状金属丝构成,金属丝之间的缝隙很小,空气在金属丝层2的窄缝中基本上无法进行对流换热,只能靠空气分子传导来散热,而空气的导热系数为0.02千卡/米·时·℃,比聚氨酯保温材料还低,这大大抑制了自然对流热损失。同时所述太阳能网丝吸热体的网丝结构也降低了吸热体向外的辐射热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明浩锦达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明浩锦达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10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