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1829.3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5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杨黄浩;张晓龙;宋良;柯开美;刘威;田中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G01N1/34;G01N1/4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物 食品 磺胺 甲基 嘧啶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磺胺类合成抗菌药物是一类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的抑制核酸合成广泛使用的预防性和刺激动物生长的抗菌药,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菌繁殖达到抗菌的目的。磺胺二甲基嘧啶是磺胺类药物中的一种,具有性质稳定、广谱抗菌、口服易吸收且价格低廉的特点,被广泛应用畜牧生产和水产养殖中的动物疾病控制和治疗,是畜牧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磺胺类药物之一。经各种给药途径进入动物体内后,可残留在动物的肉、蛋和乳等组织及产品中,如果长期食用含有磺胺类药物残留的这些食品,使得药物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会破坏人的造血系统,导致血尿、结晶尿、肾脏损害等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同时,磺胺类药物残留也是目前动物源性产品出口的主要监测指标之一,其超标严重影响着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的出口贸易,所以研究磺胺类药物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是十分重要的。
许多国家都规定了磺胺二甲基嘧啶及磺胺类药物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最高残留限量(MRL)。我国、加拿大、欧盟和美国规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总量和单个磺胺药物的最高残留限量为100μg/kg。
目前,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磺胺类药物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酶联免疫法(ELISA)等方法。这些方法中存在仪器贵重、操作技能要求高、检测时间长耗时、所需费用高的问题。
对动物源性食品中的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检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动物源性食品基质复杂,样品的前处理过程非常重要。固相萃取(SPE)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净化富集,具有简单、方便、快捷的优点。但现有固相萃取柱都为一次性使用,价格较为昂贵,也存在着选择性差的严重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检测方法,是一种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结合表面拉曼增强技术用于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方法,制备分子印迹材料,填充固相萃取柱,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方便、高效地选择性净化富集,结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进行灵敏、快速、方便定性定量检测。
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对特定分子具有专一性结合能力的技术,分子印迹材料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高度稳定性和长的使用寿命,已在分离提纯和传感器等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分子印迹材料用于固相萃取填料,选择性高且几乎不存在杂质干扰。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具有检测时间短、检测灵敏度高、能直接原位分析、适合水溶液研究、所需样品量少等优点和特点,可提供分子水平的信息,在药剂分析、染料检测、生物传感分析、食品污染物检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发明利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来净化和富集动物源性食品中的磺胺二甲基嘧啶,除去干扰物和富集低浓度的待测物,并结合表面增强拉曼技术来实现快速、灵敏检测。有望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中快速、灵敏检测动物源性兽药残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利用本体聚合的方法,合成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分子印迹材料:在玻璃容器中将模板分子磺胺二甲基嘧啶(SM2)、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双丙烯酸酯(EGDMA)按照摩尔比例为1:4-10:20-50 混合均匀,一起加入到致孔剂中,加入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超声处理5-10分钟,通氮气除氧10分钟,密封,置于58-60℃ 水浴或油浴条件下,热引发聚合反应18-26小时,得到块状聚合物。
将所得块状聚合物,通过研钵研磨,过200目和400目分样筛的,所得聚合物颗粒为35-75微米范围,用滤纸包裹置于索氏提取反应器,用甲醇-乙酸(9/1,v/v)混合液提取48-72小时,再用甲醇溶液提取8-16小时,颗粒于60℃条件干燥4小时,将干燥颗粒经丙酮沉降出去细小颗粒,所得产物45℃真空干燥8小时。得到磺胺二甲基嘧啶印迹材料。
(2)用于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的填料:称取步骤(1)合成的磺胺二甲基嘧啶印迹材料50-1000mg填充于1-6mL固相萃取空管,两端用20微米的固相萃取筛板封住。用10 mL 甲醇-乙酸(9/1,v/v)混合液淋洗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再用1-10 mL 甲醇淋洗;干燥备用。
(3)样品制备:取样品可食用部分,切碎,均质,于-18℃冷冻储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18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