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条带采空区充填复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1921.X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4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石永奎;郝建;文志杰;朱怀志;陈涛;毕建国;齐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E21C41/1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带 采空区 充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条带采空区复采方法,适用于条带开采形成的条带采空区内煤柱的复采,属于煤炭开采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下的薄及中厚煤层中采用条带开采是保证地面建筑物安全、解放建筑物下压煤资源的行之有效的开采方式。几十年来,我国煤矿采用条带开采方式在建筑物下压煤资源开采过程中,形成了大面积的条带采空区,同时,也将大量条带煤柱作为上覆岩层的支撑体遗留井下,造成了煤炭资源的浪费。同时,随着时间延长,这些煤柱发生失稳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一旦煤柱发生失稳,将造成矿区地震、地表塌陷、房屋破坏等地质灾害。
因此,很有必要开发研制一种煤矿条带采空区复采方法,采用膏体充填方式,用充填材料充满条带采空区,再把过去遗留的煤柱资源复采出来,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同时可以杜绝由煤柱失稳造成的矿区地质灾害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煤矿条带采空区充填复采方法。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条带采空区充填复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打开条带采空区主要巷道的密闭墙,进行通风,排放可能残留的有害气体;然后进入步骤b,
b对条带采空区内的巷道进行清理,加固局部出现破碎的顶板,排除积水;然后进入步骤c,
c采用膏体充填材料,对条带采空区内的空条带进行充填,形成充填条带一;然后进入步骤d,
d待充填条带一凝固后,对条带采空区内的遗留条带煤柱进行回采;然后进入步骤e,
e对由回采形成的新空条带采用矸石进行非胶结充填,形成充填条带二;充填条带二用于改善位于其两侧的充填条带一的受力状态,提高两侧充填条带一的稳定性,同时对上覆岩层可能发生的局部下沉起到限制作用。
上述步骤c包括确定膏体充填材料的单向强度的步骤:
假设一个条带采空区内有N1个空条带,N2个遗留条带煤柱,在N1个空条带内采用膏体充填材料进行充填,所形成的N1个充填条带一的支撑能力之和应该不小于上覆岩层的重量;单向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σg为充填膏体材料的单向抗压强度,γ为上覆岩层的平均容重,H为煤层埋藏深度,W为一个空条带的宽度。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采用膏体充填方式,用充填材料充满条带采空区,再把过去遗留下的条带煤柱资源复采出来,并对回采所形成的新空条带采用矸石进行非胶结充填,在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的同时,又可以杜绝由条带煤柱失稳造成的矿区地质灾害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中的一个条带采空区,为其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条带采空区在全部充填膏体填充材料后的情形。
图4示出了图3的条带采空区在回采后的情形。
图5示出了图4的条带采空区在新空条带充填矸石后的情形。
图中,1.边界煤柱,2.空条带(空洞),3.遗留条带煤柱,4.密闭墙,5.上覆岩层,6.充填条带一,7.新空条带,8.充填条带二。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5,一种条带采空区充填复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打开条带采空区主要巷道的密闭墙,进行通风,排放可能残留的有害气体,诸如残留的瓦斯等。
步骤二,在完成步骤一后,紧接着对条带采空区内的巷道进行清理,加固局部出现破碎的顶板,排除积水。上述两步骤重点参看图1。
步骤三,在完成步骤二后,紧接着采用膏体充填材料,对条带采空区内的空条带进行充填,形成充填条带一。该步骤包括确定膏体充填材料的单向强度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19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