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润滑油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2016.6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5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谢欣;陈晓伟;武志强;梁宇翔;王立华;贾秋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M145/04 | 分类号: | C10M145/04;C08F216/18;C08F8/00;C10N30/02;C10N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油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柴油机油组合物。
背景技术
节能的要求使得润滑油品有低粘度化的趋势,但也存在漏液和润滑不良的问题,提高润滑油品的粘度指数被认为是可以较好解决上述矛盾的办法。车用内燃机润滑油需要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氧化稳定性和腐蚀安定性以及较高的粘度指数。在多级车用发动机润滑油中添加适宜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可以使油品具有较高的粘度指数和良好的低温流动性,能够在严寒冬季保持良好的流动,同时可以在较高的操作温度下保持足够的粘度。剪切稳定性是粘度指数改进剂的一个重要性能,它直接影响多级发动机润滑油粘度的稳定性。
近年来,柴油机油的规格随着柴油发动机结构、运行工况和节能减排要求的而频繁升级换代。柴油机油产品规格逐渐从CF-4升级到CH-4、CI-4和最新的CJ-4,对油品的低温性能和剪切稳定性的要求不断提高,CI-4和CJ-4规格中增加了对发动机旧油低温泵送粘度增长的要求,这对润滑油中使用的添加剂特别是增粘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已有的粘度指数改进剂由于化学组成及结构的不同,应用在润滑油中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聚异丁烯的剪切稳定性较好,但低温性能和增粘能力较差,不能配制粘度级别较低和跨度较大的多级内燃机油。乙丙烯烃聚合物的增粘能力较好。低温性能一般,但剪切稳定性较差。聚甲基丙烯酸酯的低温性能较好,但剪切稳定性和增粘能力较差。
CN200710017941.6提供了一种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该粘度指数改进剂是将基础油与乙丙橡胶恒温热溶搅拌3-10小时得到。制备方法采用常压热溶降解工艺。但是该方法增粘效果较差,也无法将高的粘度指数、低用量下增稠性以及低温流动性在单一聚合物中结合起来,存在低用量下增稠能力及剪切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润滑油组合物。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包括粘度指数改进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硼化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和主要量的润滑基础油;
所述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结构式为:
其中R1为C1~C4的烷基,R2为C3~C8的支链烷基;x为1~1400的正整数,y为1~1000的正整数,n为20到500的正整数;
所述粘度指数改进剂占组合物总质量的0.5%~20%;
所述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中的磷元素在组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0.01%~0.09%;
所述硼化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占组合物总质量的0.5%~10%。
所述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在醇引发剂、聚合催化剂和稀释剂的存在下,使下述a类单体与b类单体进行聚合反应,收集聚合产物;
(2)在氢解催化剂存在下对步骤(1)的聚合产物进行氢解反应,分离、收集产物;
所述a类单体的结构式为:CH2=CHOR1,式中R1为C1~C4的烷基,优选乙基。
所述b类单体的结构式为:CH2=CHOR2,式中R2为C3~C8的支链烷基,优选C4~C6的支链烷基,更优选异丁基。
a类单体和b类单体的摩尔比在20∶1~1∶20之间,优选在9:1~1:9之间。
所述a类单体或b类单体可为单一的单体或在烷基部分有不同碳原子数的单体混合物。在本发明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单体总质量是指a类单体和b类单体的总质量。
具体来说,步骤(1)中的醇引发剂选自C2~C8的醇类,优选乙醇、丙醇、丁醇、异丁醇和戊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最优选异丁醇和乙醇。所述醇引发剂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01%~0.5%,优选0.01%~0.2%。
步骤(1)中的聚合催化剂选自Lewis酸催化剂,例如三氯化铝、三氟化硼、四氯化锡、氯化锌、四溴化钛和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和/或三氯化铝。所述聚合催化剂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1%~1%,优选0.2%~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20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