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止液滴斗及具有该滴斗的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2521.0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1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戴建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建达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325024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止液滴斗 具有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给临床患者进行静脉输液用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止液滴斗及具有该滴斗的输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广泛使用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主要由瓶塞穿刺器、进气器件、滴斗、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静脉输液针和若干连接导管组成。在大气压力作用下,瓶内液体顺着较细的输液软管流入滴斗,当滴斗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瓶内的液体顺着软管流入静脉。在输液过程中需要陪护者密切关注药液的液面,否则,当药液的液面降至滴管下端,气体进入下端,如气体滴入血管易造成空气栓塞,危及生命安全,酿成医疗事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临床要求的日益提高,相继产生了一些能适应于特殊临床要求的输液器。自动止液输液器就是一种代替普通输液器的新型一次性的医疗耗材。自动止液输液器,仍需要进行重力输液,但是其特点在于在液体快输注完时,能够自动止液,自动避免空气进入静脉。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210284440.5一种安全自动液控启闭阀,所述的安全自动液控启闭阀置于滴斗内,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盖,上浮体和密封体;所述阀体包括一锥台段,所述阀体上的出液孔与滴斗中的出液孔固定连接;所述阀盖中心位置设有浮体连杆通过的通孔,所述阀盖扣接在阀体上;所述上浮体与密封体通过中空的浮体连接杆连接,所述上浮体置于阀体外;所述密封体呈锥台状,置于阀体内;其中,所述的密封体上的密封面与阀体锥台段上的斜面接触实现密封。
上述的专利已经可以实行自行密封,防止空气进入患者体内,出现回血的情况。由于采用斜面密封,密封面大,会导致密封死的缺点,第一次输液结束,进行第二次输液的时候,由于浮力不够大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浮体无法带动密封体上升,目前采用的是用手挤压滴管,排除滴管内的气体,滴管吸入瓶中的液体,原理上浮体靠自身的浮力上浮,但是,在挤压滴管时,上下施压,使得下面密封更紧,必要时还要晃动滴管,使得密封体脱离滴管底部,这样操作动作多,比较费时,容易导致密封体的损坏;在医院比较繁忙或者特殊的情况下,如何减少医务人员的换药时间和病人能自主换药就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连续使用,在调换输液瓶时和输液将近结束时,能确保自动密封,在第二次输液的时候能够借助一定外力上升,防止空气进入患者体内,避免出现回血的情况,提高输液管路密封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是一种具有良好的止塞效果同时又方便解除止塞而能够连续使用的自动止液滴斗及具有该滴斗的输液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止液滴斗,其在满足止塞效果的同时,方便解除药液止塞状态。
为此,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止液滴斗,包括壳体、浮体和密封体,其中,所述密封体连接在浮体下面,并置于壳体内,所述密封体与壳体下端斜面密封;所述浮体上端设有一提手。
为了防止二次输液时,密封体无法正常依浮力上升,所述提手就是解决此问题而设计,提手上端形成有一台面,只要轻轻按捏滴斗的中空部位靠近提手上端的位置,在滴斗管壁的压力下,提手因为管壁的压力会使得密封体轻易的脱离滴斗底部的密封斜面,而不需要晃动滴斗来实现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插接而成。壳体上下结构的设计,方便加工制作。
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一挡圈,对浮体进行限位。挡圈的设计,对浮体上下运行的行程进行控制,使浮体在有效的范围内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下端设有一底壳,所述底壳包括上底壳和下底壳。
更近一步地,所述上底壳和下底壳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一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设有过滤膜。
上述底壳的设计,主要是基于设置过滤膜的需要,和传统过滤器独立设计不同,将过滤膜设置在底壳下端,和壳体合为一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底壳与下壳体插接而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与底壳之间还套有一挂钩。
上述挂钩的设计是为了方便挂针头的放置,防止针头乱放伤及他人,同时也方便医务人员治疗需要。
更进一步地,所述挂钩包括挂钩本体和设在其上的均匀分布的若干个钩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建达,未经戴建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25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形件加工用磨床组件
- 下一篇:一种轴承套圈外胀式弹簧夹头修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