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氨基酸氧化酶的突变体酶蛋白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32712.7 申请日: 2013-01-29
公开(公告)号: CN103103167A 公开(公告)日: 2013-05-15
发明(设计)人: 鞠建松;徐书景;赵宝华;李辉欣;冯利伟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C12N9/06 分类号: C12N9/06;C12N15/53;C12N15/70;C12N1/21;C12Q1/26;C12R1/06;C12R1/19
代理公司: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代理人: 董金国
地址: 050024 河***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氨基酸 氧化酶 突变体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原核生物来源的D-氨基酸氧化酶的突变体酶蛋白,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D-氨基酸氧化酶(D-Amino acid oxidase: Oxidoreductase, DAAO, EC 1.4.3.3) 是一种以黄素腺嘌呤(Flavin adenine dinucletide, FAD)为辅基的典型黄素蛋白酶类,可氧化D-氨基酸的氨基生成相应的酮酸和氨。反应如下所示:

RCHNH2COOH  +  E-FAD    RC=NHCOOH  +  E-FADH2

E-FADH +  O2     E-FAD  +  H2O2

RC=NHCOOH  +  H2O    RCOCOOH  +  NH

D-氨基酸氧化酶对催化反应底物有高度的立体异构选择性和广谱性,可被广泛用于D-氨基酸的定性定量分析、生物传感器、L-氨基酸和α-酮酸的生产。20世纪90年代,DAAO在生物技术酶催化方面得以应用,主要用于两步酶法转化头孢菌素C (Cephalosporin C, CPC)生产7-氨基头孢烷酸(7-aminocephalosporanic acid, 7-ACA)。DAAO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许多真核生物体中都发现存在DAAO,包括酵母、真菌、昆虫、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继猪肾D-氨基酸氧化酶(pig kidney D-amino acid oxidase , pkDAAO)第一个被提取并获得的纯化的黄素蛋白之后,1987年,科学家从纤细红酵母(Rhodotorula gracilis)中纯化获得了D-氨基酸氧化酶(RgDAAO),这也是首次从微生物中纯化得到黄素蛋白。目前已有猪肾pKDAAO、纤细红酵母RgDAAO和人源hDAAO等蛋白晶体结构得到解析。

有关原核生物DAAO的研究报道还很少,仅Birgit Geueke等人2006年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报道了关于原核生物原玻璃蝇节杆菌(Arthrobacter protophormiae, DSM 15035) 中apdaao基因的克隆和表达,酶蛋白ApDAAO具有较为广泛的底物特异性,其最适反应底物为D-甲硫氨酸,此外对D-赖氨酸、D-精氨酸、D-苯丙氨酸等具有一定活性。有关D-氨基酸氧化酶的商品还很少,目前仅有来自猪肾的D-氨基酸氧化酶pKDAAO得到了很好地开发和应用,然而由于该产品价格昂贵导致成本上升。因此,开发新型的、成本低廉的D-氨基酸氧化酶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酶活力提高的原核生物来源的D-氨基酸氧化酶的突变体酶蛋白。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D-氨基酸氧化酶的突变体酶蛋白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D-氨基酸氧化酶的突变体酶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中:

(1)SEQ ID No.1所示的D-氨基酸氧化酶的氨基酸序列中第115位的谷氨酸(E)突变为丙氨酸(A);

(2)SEQ ID No.1所示的D-氨基酸氧化酶的氨基酸序列中第119位的天门冬酰胺(N)突变为天门冬氨酸(D);

(3)SEQ ID No.1所示的D-氨基酸氧化酶的氨基酸序列中第286位的苏氨酸(T)突变为丙氨酸(A)。

本发明还提供编码上述突变体酶蛋白的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含有上述基因的载体及宿主细胞。

本发明还提供含有上述基因的工程菌。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突变体酶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NCBI数据库中公开的来自原玻璃蝇节杆菌(DSM20168)的D-氨基酸氧化酶的氨基酸序列,在与同源蛋白序列比对的基础上确定突变位点;设计定点突变的突变引物对;

所述的115位突变引物为:

115位anti-sense:5′-CCTCCCGGGCGGATCTGC-3′;

115位sense:    5′-GGCAGATCCGCCCGGGAG-3′;

119位突变引物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师范大学,未经河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2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