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江刀鲚二龄鱼种和脊尾白虾半咸水生态养殖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3482.6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0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施永海;谢永德;张根玉;张海明;徐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欧阳俊立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江 刀鲚二龄 鱼种 脊尾白虾半 咸水 生态 养殖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虾混养方法,尤其是长江刀鲚二龄鱼种和脊尾白虾半咸水生态混养技术。
背景技术
刀鲚(Coilia ectenes), 属鲱形目、鳀科、鲚属, 俗称刀鱼、毛刀鱼、毛花鱼、胡子鱼、鲚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东海一带, 凡通海的江河如辽河、海河、黄河、长江、钱塘江均能见到,其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著称,是享有“长江三鲜”美誉之一的名贵洄游性鱼类。近几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及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刀鲚资源急剧衰退,而市场需求却有增无减,甚至到了有价无市的窘境,2012年的清明前后,三两左右规格的刀鲚市场售价高达9000元/斤。
目前,长江刀鲚的池塘养殖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大多采用灌江纳苗、低密度放养和日本沼虾淡水池塘混养模式,这种养殖模式暴露了一些缺点:1)在淡水池塘养成的刀鲚往往会成为人们眼中的“湖刀”,其品质和市场价值远低于从海水徊游到江中的“江刀”;2)消耗淡水资源,养殖密度非常低,而且养殖期间需要经常换水,如果大规模淡水养殖刀鲚就需要消耗大量的优质淡水资源;如果用半咸水养殖刀鲚可以缓解淡水养殖刀鲚品质低下的问题,同时可以节约宝贵的淡水资源,而且半咸水是由江河淡水入流大海时和海水混合形成的,在世界各地的沿海河口地区十分常见。但是目前还没有成熟的长江刀鲚二龄鱼种半咸水养殖方法,而且其一龄鱼种半咸水养殖方法由于生物饵料的适口性不一样,不能适用于长江刀鲚二龄鱼种。
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 Holthuis)又名白虾、绒虾、迎春虾等,是一种广温、广盐、杂食性、繁殖能力强的中型经济虾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上等菜肴,还可干制加工成虾米,卵子可干制成虾子,性腺可干制成“虾脑”,是出口创汇佳品。脊尾白虾易于养殖管理、产品销路好、成本低、收益高(市场价格在30-40元/斤),目前已成为池塘多茬单养、鱼虾贝类混养及对虾塘秋冬养殖的重要品种。但由于脊尾白虾生殖周期短,在养殖后期出现多个世代、个体差异大,从而导致捕获时有许多个体未达到商品规格,这些小个体虾时市场价值非常低,给养殖生产造成一定的浪费。如果有一种鱼类能摄食利用该虾自行繁殖产生的幼体或者仔虾,就能减少捕获时小个体的脊尾白虾,减少了饲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江刀鲚二龄鱼种和脊尾白虾半咸水生态养殖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未经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34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及家用两用充电式柳橙机
- 下一篇:一种安全性较高的削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