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等速路试标准状态燃料消耗量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3507.2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6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越琪;吴明;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F15/02 | 分类号: | G01F15/02;G01F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王德祥 |
地址: | 51065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等速 标准 状态 燃料 消耗量 校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性能路试检测方法技术领域,具体说是车辆等速路试标准状态燃料消耗量校正方法的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等速路试燃料消耗量检测技术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JT711-2008《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和JT719-2008《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既没有考虑检测环境状态对车辆路试阻力的影响,也没有考虑检测环境状态对发动机功率的影响;第二种是GB/T12545.1-2008《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第一部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考虑了检测环境状态对车辆路试阻力的影响,但没有考虑对发动机功率的影响,把检测环境状态下汽车等速燃料消耗量试验结果Qg,用路试行驶阻力校正系数K校正为标准环境状态下的燃料消耗量Qb,Qb=K×Qg;第三种是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210102593.3,名称为《车辆标准状态燃料检测和换算方法》,考虑了检测环境状态下对车辆路试阻力和发动机部分功率的影响,Qb=K×Qg/a,a为发动机功率修正系数,该方法的局限性是没有对发动机附件阻力所消耗的功率进行标准状态下的校正,当发动机附件阻力所消耗的功率相对发动机输出功率比值较大时,会造成较大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统一的基准条件下准确评价,具有准确性高、简单、快捷的车辆等速路试标准状态燃料消耗量校正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车辆等速路试标准状态燃料消耗量校正方法,是把车辆等速路试检测环境状态下所测的燃料消耗量校正为标准环境状态下燃料消耗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把车辆路试负荷和发动机负荷都校正在标准环境状态下进行燃料消耗量检测和评价,车辆路试先得到规定车速点检测环境状态的行驶负荷RT和行驶负荷校正系数K以及燃料消耗量Qg,得到该车辆标准环境状态下的路试负荷Rb1=K×RT;估算发动机附件消耗的当量动力ME,计算在标准环境状态发动机单位动力的燃料消耗率δ= Qg/[a×(RT+ME)],a 为发动机功率修正系数,在同一车速的Rb1、RT两点负荷设定δ近似相等,校正得到车辆等速路试标准环境状态下燃料消耗量Qb=δ×(K×RT+ME)。
如果简化不考虑发动机附件消耗动力的误差影响,在路试检测环境状态下车辆等速的发动机动力Mg= RT,检测环境状态下发动机动力Mg校正在标准环境状态下的发动机动力Mgb=a×Mg,Mg可以是力或扭矩或功率。则δ=Qg/(a×Mg), Qb=δ×Rb1= Rb1×Qg/(a×Mg)=( K×RT)×Qg/(a×Mg)= K×Qg/a。
更具体来说,本发明车辆等速路试标准状态燃料消耗量校正方法的步骤如下:
1、先通过路试得到检测环境状态下车辆路试行驶负荷RT,把RT校正到标准环境状态的路试行驶负荷Rb1=K×RT ,Rb1等于FTb或PTb。
2、在路试检测环境状态下车辆等速的发动机总动力MZ=(RT+ME),ME为发动机附件消耗的当量动力,与发动机转速二次方成正比,可按发动机额定功率相应比率进行估算,检测环境状态下发动机总动力MZ校正在标准环境状态下的发动机总动力MZb=a×MZ=a×(RT+ME),a 为发动机功率修正系数,当路试检测环境状态下所测燃料消耗量为Qg,则校正在标准环境状态发动机单位动力的燃料消耗率δ=Qg/(a×Mz)= Qg/[a×(RT+ME)],又设标准环境状态下发动机模拟路试车辆标准环境状态下Rb1的燃料消耗量为Qb,在同一车速的Rb1、RT两点负荷设定δ近似相等,则Qb=δ×(Rb1+ME)=δ×(K×RT+ME)。
本发明车辆等速路试标准状态燃料消耗量校正方法的技术优点如下:
(1)各种车辆路试检测燃料消耗量都是校正在标准环境状态下的路试负荷燃料消耗量,不仅对路试负荷进行了校正,也对发动机克服路试负荷的输出净功率进行了校正,同时也对发动机克服附件阻力的功率进行了校正,在相同的基准条件下检测具有良好的统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35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亮强走位无氰碱铜液
- 下一篇:双电机多模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