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4520.X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3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刚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验证 产品 真伪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真伪校验技术,特别是涉及能够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检验一个产品真伪,即产品防伪,对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非常重要,因此,求得一个能够有效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是人们长期追求的目标。传统的很多验证产品真伪的技术难以实现这个目标。例如激光变色防伪、全息图案防伪、温度变色防伪、特种版印刷防伪等技术,由于防伪技术随机性较差、不具备唯一性,而且,这些技术采用的手段由于技术含量较低,极易被破解和掌握,或者容易被造假者复制,使得经过这样的防伪技术处理的产品,难以找到有效的方法验证其真伪。
后来,有人发明了密码防伪方法,即,为产品制作技术难度较高,或者只能采用特殊方法或采用特殊手段才能识别其有效性的标签,用这种标签制作的技术难度或识别特殊手段辅助验证产品真伪。例如采用先进的激光防伪技术加工产品密码,形成数码防伪标签、纹理防伪标签等,或者安全线等防伪技术加工产品密码。然而,这些技术仅仅增加了制造标签或识别标签的难度,仍然不能有效验证产品的真伪。
进一步,有人发明了基于通信网络的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以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暗码防伪方法为例,该方法用不透明的遮挡层遮挡产品的防伪密码,使得遮挡层完好时,防伪密码不能目视得到,从而形成防伪暗码。在验证使用暗码标识的产品真伪时,必须破坏暗码遮挡层,即,刮开遮挡层后,利用防伪密码查询计算机网络(其它的例子中采用移动通信网络,或固话网络等)的数据库,实现该产品的真伪验证。然而,当所述暗码的遮挡层被破坏,使防伪密码变成明码后,就可以利用该明码复制出来大量暗码,所有用该暗码标识的产品,无论真伪,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查询得到,从而验证产品为真。可见,这种方法也难以阻止造假,以及难以有效验证产品的真伪。另外,在产品流通环节中,暗码的遮挡层是不能被破坏的,这样当最终消费者发现假冒产品时,大量的假冒产品已经通过错综复杂的流通环节大量流入市场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和系统,以提供一种有效、便捷且易于操作的防伪技术来满足人们对防伪的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验证产品真伪的方法,在被验证产品的表面上具有设置唯一的溯源码和唯一的防伪码,所述溯源码和所述防伪码有唯一的关联关系和一一对应关系;在所述方法中:
第一移动终端扫描被验证产品表面的溯源码和防伪码;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到网络服务器;
判断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同一个产品记录,如果不对应,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设置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无效,否则,
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首次被扫描,如果是首次被扫描,确认被验证产品为“真”,设置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对第一移动终端的授权,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真”的信息和产品信息,如果不是首次被扫描,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
在第二个优选的方法实施例中,其中,如果所述防伪码不是首次被扫描,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已经获得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的授权,如果已经获得授权,确认被验证产品为“真”,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真”的信息和产品信息,如果没有获得授权,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
在第三个优选的方法实施例中,其中,在判断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同一个产品记录的步骤前,包括下述步骤:
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如果不对应,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设置所述溯源码无效,如果对应,继续执行判断所述溯源码和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同一个产品记录的步骤。
在第四个优选的方法实施例中,其中,在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的步骤前,包括下述步骤:
判断所述溯源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如果不对应,确认被验证产品为“假”,向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判断结果为“假”的信息,如果对应,继续执行判断所述防伪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的步骤。
在第五个优选的方法实施例中,其中,在判断所述溯源码是否对应数据库中某一产品记录的步骤前,包括下述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刚,未经王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45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行剪切的滚筒飞剪
- 下一篇:脊柱椎体骨折微创复位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