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粘连疝修补补片及其编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5092.2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5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蒋松波;蒋松涛;田润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三联星海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16 | 分类号: | A61L27/16;D04B21/10;D04B2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13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连 修补 及其 编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防粘连疝修补补片及其编织方法,属于生物医药,特别涉及医用疝修补补片材料编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胸壁、腹壁等部位大块组织缺损的修复十分困难,不仅需要借助合适的修补材料,还要有合适的修补结构。目前应用较多的人工补片材料主要包括聚丙烯网(Marlex、Prolene网)、聚四氟乙烯补片(PTFE、Gore-Tex补片)、涤纶补片等。然而,传统人工材料植入体内会增加伤口感染的机会,术后感染是其最大的并发症;长期植入后可发生变形、皱折可导致肉芽增生、疼痛不适及血清肿、感染、瘘管形成血管破坏等并发症,所以需要寻找更为理想的器官组织修复材料。
目前有一种防粘连疝修补片,采用聚丙烯网片、复合聚四氟乙烯膜片构成,植入人体腹腔后,由于成纤维细胞及巨噬细胞等不易进入微孔内,因此修补后的牢固性和抗感染能力差,另外,聚四氟乙烯膜片不容易与聚丙烯网片复合好,容易分离影响到手术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疝修补片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粘连疝修补补片及其编织方法,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由于在同一网状编织物正面,采用聚偏二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单纺编织成网眼基布,在网眼基布反面采用聚丙烯单丝与聚偏二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单丝一同垫纱成圆与网眼基布连结成聚丙烯编织层,形成不同物质的双层编织结构,结合稳定。
一种防粘连疝修补补片及其编织方法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粘连疝修补补片是具有采用聚偏二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单纤维编织的网眼基布,在网眼基布反面采用聚丙烯单丝与聚偏二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单丝一同垫纱成圆,与网眼基布连结成聚丙烯编织层,形成不同材质的双层编织结构。
防粘连疝修补补片为网眼编织物。
防粘连疝修补补片可栽制成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一种防粘连疝修补补片编织方法,方法如下:
在标准经编机上,使用两把梳栉编织,其中后梳L2满穿聚偏二氟乙烯(PVDF)或聚四氟乙烯单丝,沿针床左右横移垫纱,编织变化经平组织结构,形成网眼基布(工艺正面);前梳L1满穿聚丙烯(PP)单纤丝,仅在纵向单织针上作间歇式的针前垫纱运动,即在第1、5、9……等奇数针,横向与后梳L2一同垫纱成圆,与网眼基布连结,在2、3、4、6、7、8……等针,其余横列则以浮线形式陈列在网眼基布的工艺反面,与网眼基布连结成聚丙烯编织层,由此形成不同材质的双层编织结构。
本发明一种防粘连疝修补补片及其编织方法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由于在同一网状编织物正面,采用聚偏二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单丝编织成网眼基布,在网眼基布反面采用聚丙烯单丝与聚偏二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单丝一同垫纱成圆与网眼基布连结成聚丙烯编织层,形成不同物质的双层编织结构,结合稳定。
本发明防粘连疝修补补片植入人体缺损处,如疝环之后,将疝环堵住,聚偏二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单丝编织成网眼基布可以阻挡腹腔内器官和组织与疝修补补片发生粘连;用于修补肌肉壁缺损的可植入修补补片,将肌肉壁缺损修补。聚丙烯编织层上的许多网眼孔,供组织在其中生长,在修补补片上增生大量的纤维化组织,修补和加强缺损的组织,最终达到彻底根治疝病变的目的。
本发明一种防粘连疝修补补片可以适用于置入腹腔内的腹壁疝(如切口疝、造口疝、脐疝、白线疝,半月线疝)腹股沟疝、股疝等,也可适用于不置入腹腔内的腹壁疝、腹股沟疝、脐疝等。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粘连的疝修补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本发明防粘连疝修补补片A-A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一种防粘连疝修补补片是具有采用聚偏二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单纤维编织的网眼基布1,在网眼基布1反面采用聚丙烯单丝与聚偏二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单丝一同垫纱成圆,与网眼基布连结成聚丙烯编织层2,形成不同材质的双层编织结构。
防粘连疝修补补片为网眼编织物。
防粘连疝修补补片可栽制成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一种防粘连疝修补补片编织方法,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三联星海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三联星海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50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苄·丁的除草杀虫药肥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