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板组合式摩托车车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5765.4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7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品;万志勇;秦嵩;蒙永福;傅长柏;杨明;黄龙;陈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航天巴山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13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摩托车 车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车架,特别涉及一种管板组合式摩托车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车架是摩托车的骨架,用来支承发动机、变速传动系统、鞍座、油料箱以及摩托车骑乘人员,并为车轮提供安装位置,从而使整个车辆支承在车轮上。由于摩托车车架是摩托车的主要支承部分,并且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还要受到冲击和振动,因此其材料和结构必须有相当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又要求质量轻,以便于高速行驶。传统的摩托车车架结构通常采用结构简单、工艺简便、质量轻的板式车架,这种板式车架由两组对称的钢板冲压件焊接而成,并且没有下梁管,车架亦可作为外观件或其它功能件(如挡泥板)的一部分。但这种车架的不足之处在于:1、车架因刚性不足易导致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可操控性和安全性恶化,影响正常驾驶;2、车架因设计结构及焊接工艺不良会导致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整车振动大和骑乘舒适性差;3、由于车架的整体强度及刚度得不到有效保证和焊接不良,极易产生应力集中,由疲劳破坏而导致车架断裂、破损,降低整车骑乘安全性;4、维修不方便,而且因受到板材稳定性的限制,强度和刚度不十分理想,仅适用于发动机功率不大的摩托车。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具有高强度、低振动特性,并能提高摩托车整车驾乘舒适性、安全性、操控性、稳定性的摩托车车架结构,是目前相关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管板组合式摩托车车架结构,它结构简单,工艺简易,具有高强度、低振动的特性,极大的提高了摩托车整车驾乘的舒适性、安全性、操控性以及稳定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板组合式摩托车车架结构,包括尾架、主支撑架、车头管,所述尾架包括对称的左、右纵尾架管和焊接固定在两纵尾架管之间的横尾架管,所述主支撑架包括对称的左、右支撑板和左、右主梁管,各支撑板包括压制成型有折转边的内、外侧板,内、外侧板的折转边相叠合焊接成有内空结构的支撑板,所述左、右主梁管的前端与车头管焊接,左、右主梁管的后端分别插入左、右支撑板的内空中与支撑板焊接,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上安装板、发动机上悬挂管、车体后承载横管和发动机下悬挂管,所述上安装板和发动机下悬挂管的两端分别与左、右支撑板的内侧板焊接固定,所述发动机上悬挂管的两端分别穿过支撑板的内、外侧板和主梁管,且分别与内、外侧板和主梁管焊接固定,所述车体后承载横管的两端分别穿过支撑板的内、外侧板,且与内、外侧板焊接固定,所述车体后承载横管上焊接有两个后斜撑管,两后斜撑管的上端分别与尾架的左、右纵尾架管焊接固定,所述左、右纵尾架管的前端分别插入左、右支撑板的内空中与支撑板焊接。
各主梁管包括与支撑板焊接且沿支撑板横向外伸的水平延伸段,该水平延伸段的延伸端折弯后倾斜延伸与车头管焊接,两主梁管与车头管连接的三角区域焊接有一前加强板。
所述前加强板为V形加强板,该V形加强板的两延伸端分别焊接固定在左、右主梁管的下端面,且两延伸端分别延伸过左、右主梁管的折弯处。
所述前加强板两延伸端的内、外侧分别设有翻边,前加强板的下端面为平面,前加强板两延伸端的下端面分别焊接固定有左、右下梁管。
所述左、右下梁管上分别焊接有左、右加强管,左、右加强管的上端分别与左、右主梁管的水平延伸段焊接固定。
两个后斜撑管相平行,且两个后斜撑管的轴心线分别与车体后承载横管的轴心线相垂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发明管板组合式摩托车车架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所述主支撑架包括对称的左、右支撑板和左、右主梁管,各支撑板包括压制成型有折转边的内、外侧板,内、外侧板的折转边相叠合焊接成有内空结构的支撑板,这样既保证了支撑板的强度和刚度,减轻了自重,又便于支撑板与主梁管和尾架连接固定。
由于所述左、右主梁管的前端与车头管焊接,左、右主梁管的后端分别插入左、右支撑板的内空中与支撑板焊接,保证了主梁管与车头管和支撑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摩托车车架的整体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航天巴山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航天巴山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57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鼓式静电纺丝装置
- 下一篇:三分裂导线输电线路电流循环智能融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