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类养殖池塘水的净化及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35933.X 申请日: 2013-01-30
公开(公告)号: CN103070130A 公开(公告)日: 2013-05-01
发明(设计)人: 戈贤平;缪凌鸿;胡庚东;刘波;朱健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A01K63/04 分类号: A01K63/04;A01G1/00;A01G31/00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地址: 214081***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鱼类 养殖 池塘 净化 循环 利用 系统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鱼类养殖池塘水的净化及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池塘养殖是我国淡水鱼养殖的主要养殖模式。在传统的池塘养殖模式中,养殖用水体通常是从外界水体经过简单过滤后抽到养殖池塘中直接使用,通过一个周期的养殖之后再直接排放到外界水体中。这种养殖模式不仅对外界水体依赖性强,同时容易将外界水体中的病原体带到养殖池塘,造成鱼类患病。另外,养殖过后带有饲料残饵的养殖用水直接排放外界水体,造成养殖污染。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外界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水体净化方法,能有效减少传统的池塘养殖模式对外界水体的依赖以及推动我国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刘兴国(2009)发明了一种池塘复合养殖水质调控方法及调控系统,主要介绍了其中采用的粘土陶粒水体净化装置;申玉春(2003)研究了鱼-虾-贝-藻多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模式生物调控技术,介绍了生态养殖中多种品种的养殖模式开发及其水质调控作用。在淡水池塘养殖环境水质调控方面,杨勇(2004) 博士论文中研究了渔稻共作的生态环境特点问题。郭立新(2004) 硕士论文中介绍了高等陆生植物对养殖废水的净化作用。李谷(2005) 博士论文研究了复合人工湿地- 池塘养殖生态系统特征与功能,介绍了复合垂直流湿地-池塘养殖系统的生态特征。以上研究对于池塘复合养殖水质调控技术及模式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但是,他们在水质调控过程中采用了仪器设备,或者外源的添加了微生物制剂,然而仪器设备的使用会增加养殖成本,微生物制剂等的使用会引起水体自我修复能力降低等问题,因此天然生物修复、水质调控技术分开发是今后池塘水质调控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鱼类养殖池塘水的净化及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本发明能有效减少养殖池塘对外界水体的依赖,有效减低外界有害物质进入养殖环境的机会,同时通过内部循环的模式,实现养殖水体的自我净化,不对外排放养殖污水,有效保护外界环境,增加养殖收益。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鱼类养殖池塘水的净化及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生态沟渠、二级净化池、三级净化塘和养殖池塘,

所述生态沟渠,以河道为主体,在河道两边以及中间种养浮水水生植物,同时放养具有净化作用的水生动物,形成一个天然的水质净化系统,通过一级净化的水经溢流坝流入二级净化池塘;

所述二级净化池,是整个循环水净化的主体,养殖用水主要在这里得到净化,净化池内种植有净化作用的水生植物,包括浮水、挺水和沉水植物,同时放养具有净化作用的水生动物,经过二级净化的水经一个潜流坝进入三级净化池塘;

所述三级净化塘,以挺水植物为主,同时搭配10%-20%的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具有净化作用的水生动物等,三级净化主要利用植物的化感作用,同时大量生长的水生植物对水质也有相当的直接净化作用,经三级净化的水再被泵入养殖池塘成为养殖用水;

所述生态沟渠、二级净化池、三级净化塘的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二级净化池、生态沟渠、三级净化塘,其中生态沟渠、二级净化池面积比为1:2-1:4,二级净化池、三级净化塘面积比为10:1-5:1,生态沟渠、三级净化塘面积比为7:1-2:1;

养殖池塘的废水经动力进入生态沟渠,进行下一次净化,实现水的循环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浮水植物以凤眼莲、水花生、浮萍、通心菜、菱角等根系发达,具有附着作用和吸附作用的植物为佳;所述挺水植物以芦苇、荸荠、荷花、香蒲、茭白等具有净化作用的经济水生作物为佳;所述沉水植物以黑叶轮藻、苦草、金鱼藻、狐尾藻、黑藻等对水体中过剩营养物质有吸附和净化作用的品种为佳。植物的总体种植密度为水体体质25-40%为佳。

进一步地,上述具有净化作用的水生动物以花鲢、白鲢、河蚌、青虾等具有清洁和过滤作用的经济水生动物为佳。投放密度以1-3kg/立方米水体为宜。

进一步地,生态沟渠、二级净化池和三级净化塘中所有养殖动物均不投喂食物。

进一步地净化池塘,包括二级净化池和三级净化塘,均以土质池塘为佳,利于植物的生长和附着。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鱼类养殖池塘水的净化及循环利用方法,利用上述系统,外界水源或养殖池塘的废水首先进入生态沟渠进行一级净化处理,然后经溢流坝流入二级净化池,经二级净化后经潜流坝流入三级净化塘进行三级净化,再经动力进入养殖池塘,养殖池塘的废水再排入生态沟渠形成整个养殖过程水体的循环,生态沟渠、二级净化池和三级净化塘中所有养殖动物均不投喂食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59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