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摄像机用曝光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6691.6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7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古沢勲;高桥辉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乐牌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5/235 | 分类号: | H04N5/235;H04N5/243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郭放;张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摄像机 曝光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摄像机的曝光而使得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载摄像机不管周围的亮度如何变化都能够以恒定的对比度对被拍摄体进行拍摄的车载摄像机用曝光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了车道偏离报警系统,其中,在车辆上设置摄像机,通过图像处理而从由所设置的摄像机拍摄了描画在行驶车道的边缘的白线或黄线(以下,称为车道标记)的图像中检测车道标记,并基于这种车道标记的位置和车辆的行为来判断偏离车道的可能性并发出警报。
在使用这种图像处理的系统情况下,希望能够与周围的亮度无关地,稳定地检测车道标记。
因此,提出了与周围的亮度相应地进行摄像机的曝光控制的曝光控制装置(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60504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中,计算路面区域的平均像素值,将计算出的平均像素值乘以与平均像素值相应的常数来修正平均像素值,以使修正了的平均像素值成为与目标像素值相等的方式进行曝光控制,并从这样拍摄到的图像中检测车道标记。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曝光控制方法的情况下,因为没有考虑拍摄部所使用的拍摄元件的曝光特性的非线性,所以在进行了曝光控制的图像中,路面区域和车道标记的对比度并不是恒定的。
在此,在从进行了曝光控制的图像中检测车道标记时,必须针对拍摄到的每个图像设定用于识别路面和车道标记的适当的阈值,但在如上所述那样对比度不恒定时,为了恰当地识别路面和车道标记必须针对每个图像改变阈值,这种设定阈值的处理变得复杂,存在计算时间增加的问题。
再者,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曝光控制方法的情况下,记载了在周围突然变亮时的曝光控制方法,但对于周围突然变暗时的曝光控制方法没有任何记载,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能否适用于在诸如进入隧道时那样的周围突然变暗的情况尚不明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论周围的亮度变化如何或变化的方向如何,都能够以可以以恒定的对比度来拍摄诸如车道标记那样的规定的对象物的方式进行曝光控制的车载摄像机用曝光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车载摄像机用曝光控制装置基于将具有非线性的第一曝光特性变换而成的、具有线性的第二曝光特性,将由拍摄部所拍摄的信息图像化,基于与设定在图像的规定位置处的窗口内部的像素的浓度值相对应的亮度值来计算窗口内部的像素的应被拍摄的目标浓度值,设定用于得到所计算出的目标浓度值的第三曝光特性,并利用所设定的第三曝光特性进行拍摄,据此,即使周围的亮度发生变化,也可以拍摄像路面和车道标记那样的规定的对象物之间的对比度为恒定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车载摄像机用曝光控制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说明图1的功能块间的关系的功能方框图。
图3是说明拍摄部的第一曝光特性的图。
图4是说明拍摄部的第二曝光特性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的实施例1的动作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求目标浓度值的方法的图。
图7是说明求目标浓度值的第二个方法的图。
图8是说明求目标浓度值的第三个方法的图。
图9是说明窗口的设定方法的图。
图10是说明窗口的第二个设定方法的图。
图11是说明窗口的第三个设定方法的图。
图12是说明窗口的第四个设定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车载摄像机用曝光控制装置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作为本发明的车载摄像机用曝光控制装置的一例的车道标记检测装置。
图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车道标记检测装置10的结构的方框图。
另外,图2是更明确地表示图1所示的各功能块间的关系的功能方框图。
本实施例的车道标记检测装置10包括:设置在车辆(未图示)上并对包含车辆前方路面的区域进行拍摄的、且快门速度可变的拍摄部100;处理由拍摄部100拍摄的图像、执行恰当的曝光特性的设定、车道标记的识别等的处理部200;以及将由处理部200检测到的车道标记的位置、曲率等的信息发送到车辆控制单元的通信接口300。
另外,拍摄部100以能够拍摄包含车辆前进方向前方的路面的区域的布置方案设置在车辆中央的天花板上或车内后视镜附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乐牌株式会社,未经歌乐牌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66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转换装置和图像拾取系统
- 下一篇:摄像装置、显示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