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7773.2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7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宇野雅文;辻井芳朋;逢泽胜彦;高田宪作;松冈宏幸;柏田知一;居附清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苏卉;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防止因尺寸精度的误差等而引起的连接器嵌合时的不良情况的连接器(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该连接器中,通过配置于连接器主体和底板部之间的弹簧垫圈的板簧在插入配对连接器时挠曲,连接器主体与配对连接器的位置对应地进行摆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77217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中,由于在连接器主体上安装有电线,所以当电线因某些原因而振动等时,导致安装有电线的连接器主体发生振动,可能在与配对连接器连接时产生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因电线的振动等而在与配对连接器连接时产生不良情况的连接器。
本发明是一种安装于电线的末端部的连接器,其具备:与电线的末端部连接的第一端子;经由可挠性导电部件与所述第一端子电连接且与配对连接器的端子连接的第二端子;及收容所述第一端子及所述第二端子的外壳。
根据本结构,可以通过连接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可挠性导电部件来吸收因电线的振动等而产生的影响,能够抑制因电线的振动等而产生的影响从第一端子施加给与配对连接器的端子连接的第二端子。因此,能够防止因电线的振动等而在与配对连接器连接时产生不良情况。
同样地,在因树脂和金属之间的线膨胀系数之差而使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的触点滑动并磨损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可挠性导电部件如悬架那样地伸缩来防止磨损。进而,在第二端子相对于正常姿势发生扭转的情况下,当要强行地连接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时,第一端子不追随第二端子的扭转姿势而会产生单侧接触的情况。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可挠性导电部件吸收第二端子的扭转来消除单侧接触,能够确保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的触点的接触面积。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若具备以下结构则优选。
所述可挠性导电部件的一端侧与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具备与所述可挠性导电部件的另一端侧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的中继端子,所述中继端子及所述第一端子被固定于所述外壳。
这样一来,由于第一端子及中继端子固定于外壳,所以即使电线产生振动等,也能够通过固定于外壳的部分来切断因振动等而产生的影响,能够更切实地防止因电线侧的振动等而在与配对连接器连接时产生不良情况。
所述第一端子及所述中继端子分别形成有螺钉孔,利用共用的螺钉穿过所述各螺钉孔进行螺纹紧固,从而将所述第一端子及所述中继端子固定于所述外壳上。
这样一来,例如与将第一端子及中继端子分别单独地螺纹紧固于外壳上的情况相比较,能够简化结构。
所述外壳由屏蔽壳覆盖,所述屏蔽壳被固定于设备的机壳,所述屏蔽壳通过螺纹紧固而固定于所述外壳。
这样一来,能够经由屏蔽壳来固定外壳的位置。
所述屏蔽壳具备覆盖所述外壳的规定范围的第一壳和覆盖所述外壳的未由所述第一壳覆盖的部分的第二壳,所述第一壳及所述第二壳分别形成有螺钉孔,利用共用的螺钉穿过所述各螺钉孔而将所述第一壳及所述第二壳固定于所述外壳上。
这样一来,与将第一壳及第二壳单独地螺纹紧固于外壳的情况相比较,能够简化结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关于连接器,能够防止因电线的振动等而在与配对连接器连接时产生不良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安装于被安装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从背面侧表示连接器安装于被安装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连接器安装于被安装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被安装部及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9是表示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10是沿着图5的A-A的剖视图。图11是沿着图7的B-B的剖视图。图12是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连接器
11…屏蔽箱
12…被安装部
15…带端子电线
16…电线
19…第一端子
20…被固定部
20A…螺钉孔
22…连接部件
23…第二端子
24…端子连接部
29…可挠性导电部件
30…中继端子
31…被固定部
31A…螺钉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7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话务员管理装置、话务员管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铁心的绕线方法及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