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荞麦速食米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8519.4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0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祁登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阳县三泰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0 | 分类号: | A23L1/10;A23P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6500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荞麦 速食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荞麦速食米的加工方法,属于荞麦食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杂粮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保健功效,是我国食品工业、餐饮业中具有特殊风味的原料“如俗称三角荞的荞麦就被称为食药两用的杂粮珍品。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对中国主要粮食的营养成分分析,荞麦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大米、小米、小麦、高粱、玉米面粉及糌粑。荞麦面粉含18种氨基酸,氨基酸的组分与豆类作物蛋白质氨基酸的组分相似。脂肪含量也高于大米、小麦面粉和糌粑。荞麦脂肪含9种脂肪酸,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最多,占脂肪酸总量的75%,还含有棕榈酸19%、亚麻酸4.8%等。此外,还含有柠檬酸、草酸和苹果酸等有机酸。荞麦还含有微量的钙、磷、铁、铜、锌和微量元素硒、硼、碘、镍、钴等及多种维生素:Vb、Vb2、Vc、Ve、VPP、VP,其中VP(芦丁)、叶绿素是其它谷类作物所不含有的。荞麦籽粒的营养成分因品种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存在差异。这些物质在人体的生理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食物的优质化和多样化,荞麦将作为健康食品受到人们的青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荞麦速食米的加工方法,是采用二次连续挤压蒸煮的方法,将脱胚去皮的荞麦粉加工成熟化了的并有致密结构的颗粒状产品,使荞麦粉形成胶状的半透明体,增强了密度,增强了荞麦的柔韧性,使荞麦具有了易煮和耐煮的特性;食用时保持较好的口感和荞麦原始的特有香味;可与大米或其他谷物等一起煮粥,焖饭并能同时煮好;为人们多食荞麦提供了方便。还可以很方便的添加各种营养强化物质,改变了过去只能在面粉中添加营养强化物质的状况;也可以与燕麦、玉米其他谷物或豆类一起混合制作成多营养的混合米,还可以选用其他家庭制作不方便的谷物制成速食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荞麦速食米的加工方法,其具体步骤包括:1、将荞麦筛选,去皮,去胚,磨粉,得到细度在80-120目的荞麦精粉;2、将磨好的荞麦精粉投入伴粉机中,加入精粉重量的百分之20~30的水,进行搅拌;3、将荞麦精粉拌匀成面团,并将面团放入带有自动控温的一次挤出机中挤压熟化,温度控制在100-130度,熟化后的半成品在放入二次挤出机中进一步混炼,挤压,温度控制在80-100度之间;4、在二次挤出机的出口端设有旋转切刀装置,将物料切成颗粒状产品,在经过冷却,烘干,精选,包装成产品速食米。可以将荞麦筛选,去皮,去胚后与燕麦、玉米或绿豆一起混合磨粉制作成多营养的混合米。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其加工简便,质量稳定,成本低,能够保持荞麦营养及大众化口味,却符合人们传统饮食习惯的荞麦速食米的加工方法。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荞麦速食米的加工方法,将荞麦筛选,去皮,去胚,磨粉,得到细度在80目荞麦精粉,将荞麦精粉投入伴粉机中,加入精粉重量的百分之20的水,将玉米精粉搅匀成面团,将面团放入带有自动控温的一次挤出机中挤压熟化,温度控制在100度,熟化后的半成品在放入二次挤出机中进一步混炼,挤压,温度控制在80度之间。在二次挤出机的出口端设有旋转切刀装置,将物料切成颗粒状产品,切成颗粒状产品,在经过冷却,烘干,精选,包装等过程,制成产品速食米。
实施例2:
将荞麦筛选,去皮,去胚,磨粉,得到细度在80目以上的荞麦精粉,将荞麦精粉投入伴粉机中,加入精粉重量的百分之25的水,将荞麦精粉搅匀成面团,将面团放入带有自动控温的一次挤出机中挤压熟化,温度控制在120度,熟化后的半成品在放入二次挤出机中进一步混炼,挤压,温度控制在90度之间。在二次挤出机的出口端设有旋转切口装置,将物料切成颗粒状产品,切成颗粒状产品,在经过冷却,烘干,包装等过程,制成产品速食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阳县三泰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彭阳县三泰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85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小组织真空氮吹水凝胶固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制片染色机的吸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