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够自动集污、排污的室内养殖鱼池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8776.8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3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宋超;胡庚东;叶林;陈家长;吴伟;瞿建宏;孟顺龙;范立民;裘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8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自动 排污 室内 养殖 鱼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自动集污、排污的室内养殖鱼池,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室内养殖鱼池是指在温室大棚内,利用水泥砖块等砌成的鱼类养殖场所,有统一的加热设备、排水设备和净水设备等,在水产养殖领域是一种常见的渔业设施,多用于工厂化养殖、鱼类越冬和苗种繁育等。
用于苗种繁育和鱼类越冬的普通室内养殖鱼池与工厂化养殖的鱼池相比,后者配有水体净化设备,使得养殖用水能够循环使用。但是工厂化养殖的成本较高,目前仅用于鲆鲽类、鲈鱼等较高经济价值鱼类的养殖,大宗淡水鱼类的养殖目前还仅限于池塘、水库或湖泊等大水面的养殖。但在大宗淡水鱼类的苗种繁育、或热带鱼类,如罗非鱼等,的养殖越冬期间实现了室内养殖。
虽然室内养殖鱼池都配有统一的排水渠道,但是鱼池定期排污还是要人工操作,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有时在利用虹吸换水的排污过程中,会引起鱼群扰动,产生应激,影响其摄食。鉴于目前在室内养殖鱼池排污过程中的诸多不利因素,有必要对普通鱼池进行改进,实现自动集污、排污的功能,以利于促进水产养殖也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自动集污、排污的功能、不仅使水产养殖工人省时、省力而且使得鱼类减少在换水、排污过程中产生的应激的能够自动集污、排污的室内养殖鱼池。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能够自动集污、排污的室内养殖鱼池,它包括主池体与副池体,副池体的池底低于主池体的池底,在主池体的池底与副池体的池壁之间通过连通管进行连接,在副池体内设有排污管与回流竖管,排污管的进口端位于副池体的池底位置,排污管的出口端位于副池体的外部,在副池体内设有支撑架,在支撑架上方的副池体内设有污染物拦截网片,所述回流竖管的进口端位于污染物拦截网片上方的副池体内,在回流竖管的中段上连接有回流横管,回流横管的出口端位于主池体内,在靠近污染物拦截网片的回流竖管内设有充氧气头。
所述污染物拦截网片由螺旋方式堆叠的无结网片形成。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易行、制作成本低,把鱼池定期排污变成即时排污,在更加利于清洁鱼池水体的同时,也达到了省时省力、减少鱼体扰动应激的目的,促进了鱼类的健康养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能够自动集污、排污的室内养殖鱼池,它包括主池体1与副池体2,副池体2的池底低于主池体1的池底,在主池体1的池底与副池体2的池壁之间通过连通管3进行连接,在副池体2内设有排污管4与回流竖管7,排污管4的进口端位于副池体2的池底位置,排污管4的出口端位于副池体2的外部,在副池体2内设有支撑架5,在支撑架5上方的副池体2内设有污染物拦截网片6,所述回流竖管7的进口端位于污染物拦截网片6上方的副池体2内,在回流竖管7的中段上连接有回流横管8,回流横管8的出口端位于主池体1内,在靠近污染物拦截网片6的回流竖管7内设有充氧气头9。
所述污染物拦截网片6由螺旋方式堆叠的无结网片形成。
主池体1与副池体2通过连通管3形成“U”型连通器。养殖过程中,主池体1沿池壁持续不断地以小量、快速的方式进水,加上鱼类本身的规律性活动,在鱼池内形成轻微的涡旋,使得残饵、粪便往池底中心集中。将排污管4插入副池体2的底部位置,扭转副池体2的转头,使排污管4的出口端高度低于主池体1水面高度,往主池体1底部中心集中的残饵、粪便等污染物会源源不断地由排污管4被排出。在副池体2插入另一根T型管,T型管由回流竖管7与回流横管8构成,在回流竖管7内放入充氧气头9,充氧气头9位于靠近污染物拦截网片6的回流竖管7内,以气提水的方式使得副池体2内的水往鱼池回流,使养殖水体实现部分循环,因气提水作用使得副池体2内的水体有上升的过程,造成副池体2底部的污染物有被顺带回流至鱼池的可能,在副池体2中部放入污染物拦截网片6(螺旋方式堆叠的普通无结网片)可有效阻拦颗粒状的污染物,该污染物拦截网片6用安装好的支撑架5托住,当污染物过多地吸附在污染物拦截网片6底部时,会因重力掉入集污池底部,再次被排出,较长时间后(一般为1~2月),可将污染物拦截网片6拿出来,洗干净后重新放入,重复使用。
本发明的养殖鱼池,具有了自动集污、排污的功能,并且耗水量少于虹吸换水的排污方式,且该鱼池对于轻度污染的苗种繁育尤其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87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