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烟尘无热损高压大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8947.7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9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宜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宜祥 |
主分类号: | F23K1/00 | 分类号: | F23K1/00;F23K3/00;F23J1/06;F22B1/00;C10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3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尘 无热损 高压 锅炉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无烟、无尘、无热损的内燃,直接蒸发高压大锅炉,属发电锅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现代火力发电厂使用的蒸汽发生锅炉,产生很多烟尘,热量损失又大,而且产生的蒸汽工质初压也低,甚至煤还没有完全燃烧就排出去了,经济效益很不理想,对环境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为改正现代锅炉不好之处,设想如下:建一座坚固的大型立式圆柱形压力容器,里面隔成三层,其中心建三个(或多个)分立的立式小圆筒作为燃烧炉,把煤球分开燃烧,是防止煤球高温高压状况下液化结块,不利通气,以致不能完全燃烧。中间层为蒸发槽,其中盛有大量的水,燃烧产生的高热气体,经倒气管注入水中,产生直接蒸发。热气喷射高向是水平线向下倾斜45°,借热气喷力,使环形槽内的水不断流动。这样可以减少大气泡的数量,增加气和水的接触面,同时可以把下沉的灰推到挡灰板下成堆,便于向外排出。蒸发槽里产生的燃气和水蒸汽混合气体,经拦尘网过滤后浮出水面,进入中心三个分立的燃烧炉之间的空隙中,吸取燃烧炉向外散发的热量,加热成高温高压气体工质输出。中心的炉外空隙,间成上下两层,上层为高温气体加热室,下层为压缩空气贮备室,整个压容器是全封闭式,空 气进去需要用鼓风机压缩后才能从进气口进入压缩空气贮备室,然后经立式炉篦的间隙中进入燃烧炉。外层为贮水保温层,其进水和送水由两个气门控制(见实施例)。燃烧、蒸发、加热、保温,都在一个全封闭式的压力容器内进行,可以达到无烟、无尘、无热损,工质初压高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纵向剖视煤、水、气流程示意图
图2为横向剖视煤、水、气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煤球倾入贮煤筐(1)内,打开排气口(2),启开上料钟(3),煤球坠入贮煤室(4)关闭上料钟(3)和排气口(2),再打开高压气门(5),使贮煤室(4)与燃烧炉内的气压平衡,启开下料钟(6),让煤球坠入燃烧炉(7)内,关闭下料钟(6)和高压气门(5),煤球在燃气管口(26)以上为煤球预热段,其下为燃烧段,煤球在这段中,有长时间的充分燃烧,产生大量高温燃气,上升从燃气管口(26)进入倒气管,煤球烧完了,下坠至冷却段,煤球虽已烧完,还有大量热能,可以预热上行的空气,并借以冷却自身。在这两段之间,炉壁上设有观察孔(8),观测炉内燃烧情况,发现煤火上去了,就要排渣加煤,启动碎渣电机(11),带动碎渣三叶轮(10),将煤灰球捣碎,从炉篦(12)间空隙坠入上灰堂(13),灰满了,就打开上灰钟(14),让煤灰坠入下灰堂(15),关好上灰钟(14),再 打开下灰钟(16)让煤灰坠入外面的水池中(未编号),免得煤灰飞扬。外层为蓄水保温层(32),水是这样进去的:打开排气口(17),关闭高压进气口(18),自来水就会从进水口(19)推开挡水板(20)进入蓄水保温层(32)。关闭排气口(17)打开高压进气口(18),进水口(20)就会自动关闭,蓄水层(32)与蒸发槽间(33)的气压平衡了,蓄水层(32)中的水位高于蒸发槽(33),水就会推开挡水板(21)进入蒸发槽(33),水的蒸发量大,进水操作不能停。
由鼓风机送来的压缩空气,从进气口(24)进入中心下室(25)中燃烧炉间的空隙中,即压缩空气贮备室(25),再经垂直炉篦(9)的间隙进入燃烧炉(7),沿着煤灰球的空隙曲折上升,吸取煤灰球的余热,再上升助燃,产生高温燃气,从燃气口(26)进入倒气管,从喷咀(27)以倾斜45°的方向,喷入蒸发槽(33)内水中,产生水、气直接触蒸发,水借气喷力在环形槽(33)内不断流动。可以带动槽底沉积的煤灰移动,堆积在槽底设置的挡灰板(22)下,积聚的灰堆,借助槽内压力从排灰口(23)排出。燃气和水蒸汽混和了,从水中上浮,经过拦尘网(28)进入中心上室燃烧炉(7)的间隙(30)中,吸取炉壁散发的热量,成为高温高压气体工质,从出气口(31)输出。在中心燃烧炉的间隙(30)用隔板(29)把它分成上下两室(25、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宜祥,未经王宜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89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定样品中抗原含量的方法
- 下一篇:齿轮箱轴端密封回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