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抗冲击防内涝雨洪管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9070.3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6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池;朱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加林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2;G05D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443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冲击 内涝 管理 系统 | ||
1.城市抗冲击防内涝雨洪管理系统,包括若干块下凹式绿地(1)、若干处雨水利用设施(2)、若干个下凹式雨水公园(3)、若干个下凹式运动场(4)和智能控制系统(17),其特征是:
1)利用排水管网(10)连通前述的下凹式绿地(1)、雨水利用设施(2)、下凹式雨水公园(3)和下凹式运动场(4);
2)在排水管网(10)中设置排水管网液位计(5),在下凹式雨水公园(3)内设有公园内液位计(6),在下凹式运动场(4)内设有运动场内液位计(8),在下凹式雨水公园(3)的进水口与排水管网连接处安装有公园进水液位计(7),在下凹式运动场(4)的进水口与排水管网连接处安装有运动场进水液位计(9),智能控制系统(17)的输入端与公园内液位计(6)、公园进水液位计(7)、运动场内液位计(8)、运动场进水液位计(9)、排水管网液位计(5)的输出端连接,智能控制系统(17)的输出端与下凹式雨水公园(3)的进/排水系统的控制输入端、下凹式运动场(4)的进/排水系统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构成智能型城市抗冲击防内涝雨洪管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抗冲击防内涝雨洪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下凹式绿地(1)和雨水利用设施(2)分别通过绿地排水管(11)和利用设施排水管(12)与排水管网(1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抗冲击防内涝雨洪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下凹式雨水公园(3)的进/排水系统包括公园进水系统(13)和公园排水系统(14),下凹式运动场(4)的进/排水系统包括运动场进水系统(15)和运动场排水系统(16),下凹式雨水公园(3)通过公园进水系统(13)和公园排水系统(14)连通排水管网(10),下凹式运动场(4)通过运动场进水系统(15)和运动场排水系统(16)连通排水管网(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抗冲击防内涝雨洪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控制系统(17)设有监测排水管网(10)内液位的监测单元,从而控制与排水管网(10)连通的各个下凹式雨水公园(3)和下凹式运动场(4)的进水、排水装置的按设定程序开启/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城市抗冲击防内涝雨洪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控制系统(17)中设有内涝预警报警装置,智能控制系统(17)通过检测到排水管网液位计(5)的水位数据超过警戒标准且不断上升、与排水管网(10)连通的各个下凹式雨水公园(3)和下凹式运动场(4)的进水系统都已处于开启状态,判断为遭遇超强降雨,智能控制系统判断出有发生内涝的危险,自动开启报警系统,发出预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抗冲击防内涝雨洪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下凹式绿地(1)的地面设有孔隙率高透水好的土石作为回填层,下凹式绿地(1)比周边路面低、具储水功能结构;下凹式绿地(1)设有绿地排水管(11)、使超过下凹式绿地(1)吸纳容量的雨水便通过绿地排水管(11)排入城市排水管网(10);或者在下凹式绿地可以直接敷设到排水管网(10)入水口的情况下,不设绿地排水管(11)、直接通过下凹式绿地的排水口与排水管网(1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抗冲击防内涝雨洪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雨水利用设施(2)包括城区内的小区、建筑物内设置的雨水利用设施,包括雨水的直接利用设施及雨水渗透设施;包括在各个小区、建筑物内,修建雨水蓄水池,或者设置渗透池、渗透井、渗透管雨水渗透设施,各个雨水利用设施(2)通过利用设施排水管(12)与城市排水管网(10)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抗冲击防内涝雨洪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下凹式雨水公园(3)低于周边地面,下凹式雨水公园(3)的深度根据雨水公园的功能要求或者城市排水系统所要求的调蓄容量计算确定;在城区内可以依条件设置一个或多个下凹式雨水公园(3),在下凹式雨水公园(3)内利用地势高差和通过平面布局设计,设置具有城市公园特色的绿地、人行道、活动场,在最高水位线以下种植耐淹植物作为雨水公园的绿化;雨水公园内的绿地、人行道等地面具有渗水、透水功能结构;下凹式雨水公园(3)设有雨水利用设施,在雨水调蓄排放的后期或者在日常的降雨时截留部分雨水进行利用,用于公园的道路冲洗、绿化用水;下凹式雨水公园(3)可以设置单独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雨水利用结构的自动控制、在调蓄池内部液位达到最低时能自动关闭排水系统;其单独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与智能控制系统(17)实现统一调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加林,未经朱加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90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