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制式网络融合的方法、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9115.7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4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高磊;夏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6 | 分类号: | H04W28/06;H04W28/14;H04L1/00;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8 | 代理人: | 黄厚刚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式 网络 融合 方法 设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制式网络融合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对无线通信业务的需求大大增加,尤其对数据通讯需求的激增,导致了蜂窝网络承载的数据负荷越来越大。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络)则由于建网比较简单,成本较低,产业链成熟,可以作为蜂窝网络的补充,有效分担蜂窝网络的部分数据业务,减轻蜂窝网络的负荷。因此,实现蜂窝系统与WLAN网络的多制式网络融合成为广大蜂窝运营商网络扩容和建网的优选方法。
目前,Intel(英特尔)和vodafone(沃达丰)针对蜂窝网络中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与WLAN中的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相容性认证)技术,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中提出了LTE-WIFI CA(Carrier Aggregation,载波聚合)方案,该方案保持核心网和802.11空口不变的前提下,在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将LTE作为主接入系统,提供移动性、安全和状态管理等功能,而WIFI作为从系统,只提供用户面传输功能。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LTE-WIFI CA方案仅提出了一种实现多制式网络融合的架构,对于在此架构下如何具体实施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同时,利用现有技术在RLC层实现数据分流时,WIFI侧接收到数据包后,无法获知该数据包需要放到哪个队列中进行传输,从而无法实现真正的多制式网络融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制式网络融合的方法、设备及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制式网络融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包,并获取所述RLC数据包对应的接入种类AC映射参数;
将所述AC映射参数与所述RLC数据包进行封装,形成封装后的数据包;
向第二网络转发所述封装后的数据包,使所述第二网络根据所述封装后的数据包中的AC映射参数获取对应的AC,并将所述RLC数据包放到所述AC对应的传输队列中进行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RLC数据包对应的接入种类AC映射参数,包括:
通过深度包检测DPI技术解析所述RLC数据包的差分服务码DSCP,并将所述DSCP作为获取到的AC映射参数;
将所述AC映射参数与所述RLC数据包进行封装,包括:
将所述DSCP复制到因特网协议IP隧道头中,并将所述IP隧道头与所述RLC数据包进行封装,形成封装后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IP隧道头还包括所述RLC数据包的IP源地址与目的地址。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RLC数据包对应的接入种类AC映射参数,包括:
从数据包汇聚协议PDCP层获取所述RLC数据包的质量等级标识QCI,并将所述QCI作为获取到的AC映射参数;
将所述AC映射参数与所述RLC数据包进行封装,形成封装后的数据包,包括:
将所述QCI添加到第一自定义包头中,并将所述第一自定义包头与所述RLC数据包进行封装,形成封装后的数据包。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RLC数据包对应的接入种类AC映射参数,包括:
从数据包汇聚协议PDCP层获取所述RLC数据包的质量等级标识QCI,将所述QCI与AC进行映射,并将映射后的AC所对应的AC索引作为获取到的AC映射参数;
将所述AC映射参数与所述RLC数据包进行封装,形成封装后的数据包,包括:
将所述AC索引添加到第二自定义包头中,并将所述第二自定义包头与所述RLC数据包进行封装,形成封装后的数据包。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所述网络侧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包;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到的RLC数据包对应的接入种类AC映射参数;
封装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获取到的AC映射参数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到的RLC数据包进行封装,形成封装后的数据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91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