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于钻井的石油空心钻杆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9361.2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7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贺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漠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钻井 石油 空心 钻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钻具,具体是一种便于钻井的石油空心钻杆,属石油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空心钻杆在进行深度钻井时,由于地下土层逐渐变的坚硬,石油钻杆在挺进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会越来越大,石油钻杆在钻井时由于受到较大阻力,其钻井面会出现磨损、断裂等情况,不仅安全性差,同时钻井效率也会下降,容易对钻杆造成破坏而造成钻杆更换,提高成本,而且还影响钻井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钻井的石油空心钻杆,解决了以往石油空心钻杆在钻井时效率低、易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便于钻井的便于钻井的石油空心钻杆,包括圆柱形的主杆体,所述主杆体中间段设有钻轴体,所述主杆体内还设有贯穿主杆体和钻轴体的通孔,述钻轴体圆周面设有若干个弧形凹槽,所述任意两个弧形凹槽之间形成钻刃柱,钻刃柱端面形成钻刃面,所述钻轴体横切面端的钻刃面与水平面呈α度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α取15-30。钻刃面与钻刃柱的竖直两个侧面形成的较高斜面为钻井面,在钻井时钻井面与井壁接触完成钻井,由于钻轴体横切面端的钻刃面与水平面呈α度倾斜设置,所以钻井面与水平面呈α度倾斜设置,用于减小钻井面在钻井时受到的阻力,保护钻杆,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也增强钻井面的钻井强度,提高效率;α取15-30使得钻井面能最大程度的减小阻力,提高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凹槽共设有8个,彼此呈圆周均匀分布。弧形凹槽共设有8个则钻刃柱也有8个,8个钻刃柱工作时即可达到很高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主杆体任一两个端面设有定位轴,所述通孔贯穿定位轴。石油钻杆在连接时定位轴将石油钻杆和连接件定位,防止石油钻杆出现倾斜,保证石油钻杆和连接件的导向性。
进一步地,所述主杆体和钻轴体材质采用WC硬质合金。WC硬质合金由难熔金属的硬质化合物和粘结金属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一种合金材料,是常见的现有材料。WC硬质合金具有硬度高、耐磨、强度和韧性较好、耐热、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性能,特别是它的高硬度和耐磨性,即使在500℃的温度下也基本保持不变,在1000℃时仍有很高的硬度。所以主杆体和钻轴体采用WC硬质合金材料不仅能满足井下的工作要求,而且其耐磨性极强,极大的延长了石油钻杆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主杆体和钻轴体表面涂有一层防锈油漆层。因在井里环境恶劣,土壤有很强的腐蚀性,易对主杆体和钻轴体造成破坏,所以在主杆体和钻轴体表面涂防锈油漆层用于防止主杆体和钻轴体与外界产生化学反应,从而提高主杆体和钻轴体的使用寿命,增强了石油钻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设计的这种便于钻井的石油空心钻杆,不仅能很好的保护钻杆,降低成本,同时效率提高,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钻轴体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为:1、通孔;2、定位轴;3、主杆体;4、钻轴体;5、钻刃柱;6、弧形凹槽;7、钻刃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参见图1、图2,便于钻井的石油空心钻杆,包括圆柱形的主杆体3,所述主杆体3中间段设有钻轴体4,所述主杆体3内还设有贯穿主杆体3和钻轴体4的通孔1,所述钻轴体4圆周面设有若干个弧形凹槽6,所述任意两个弧形凹槽6之间形成钻刃柱5,钻刃柱5端面形成钻刃面7,所述钻轴体4横切面端的钻刃面7与水平面呈α度倾斜设置。
所述α取15-30。
所述弧形凹槽6共设有8个,彼此呈圆周均匀分布。
所述主杆体3任一两个端面设有定位轴2,所述通孔1贯穿定位轴2。
所述主杆体3和钻轴体4材质采用WC硬质合金。
所述主杆体3和钻轴体4表面涂有一层防锈油漆层。
本发明通过石油钻杆的钻井面倾斜设置,用于减少石油钻杆在钻井时受到的阻力,减少钻杆的损坏,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钻井效率。
如上所述即可很好的实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漠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大漠石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93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