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叉式斩光器及使用该斩光器的痕量气体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1478.4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9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董磊;贾锁堂;尹王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6/04 | 分类号: | G02B26/04;G02B5/00;G01N21/17;G01N21/25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叉 式斩光器 使用 斩光器 痕量 气体 测量 装置 | ||
1.一种音叉式斩光器,包括一个音叉式石英晶振(31);所述音叉式石英晶振(31)包括一对间隔一定、相对且竖直设置的振臂(32);所述两个振臂(32)的底部通过一个基座相连接;音叉式石英晶振(31)的底部设有两个电极;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电极与信号地连接,另一个电极连接有用于输入外部激励的频移电容(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叉式斩光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位于音叉式石英晶振(31)外部的金属外壳(33);所述金属外壳(33)侧壁上开有入射窗口(34)和出射窗口(35);所述入射窗口(34)、音叉式石英晶振(31)和出射窗口(35)顺次位于同一光路上;所述音叉式石英晶振(31)通过一个支座固定在金属外壳(33)的内底面上;金属外壳(33)的底面设有两个孔,音叉式石英晶振(31)的两个电极穿过孔后分别与信号地及频移电容(8)相连接。
3.一种痕量气体测量装置,包括光源(1),以及顺次位于光源(1)出射光路上的光束会聚器(2)、斩光器(3)、光束准直器(4)和探测系统(5);还包括锁相放大器(6)、函数信号发生器(7)和计算机系统(9);函数信号发生器(7)的同步输出端和锁相放大器(6)的同步信号输入端连接;探测系统(5)的信号输出端与锁相放大器(6)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锁相放大器(6)的信号输出端与计算机系统(9)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斩光器(3)使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叉式斩光器;所述函数信号发生器(7)的调制输出端与频移电容(8)相连接;入射窗口(34)、音叉式石英晶振(31)和出射窗口(35)顺次位于光束会聚器(2)的出射光路上;光路与音叉式石英晶振(31)的位置关系应能够保证音叉式石英晶振(31)的振臂(32)振动时,可以按照一定频率遮挡或透射光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痕量气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会聚器(2)的出射光路穿过两个振臂(32)之间或任一个振臂(32)的外侧面附近。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痕量气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会聚器(2)的出射光路与两个振臂(32)相对的侧面相平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痕量气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系统(5)包括顺次位于光路上的内部为空腔的样品池(51)和光电探测器(50),样品池(51)上沿光路方向装配有第二入射窗口(511)和第二出射窗口(514);样品池(51)上还设有进气口(512)和出气口(513);所述光电探测器(50)的信号输出端与锁相放大器(6)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光源(1)为分布式反馈二极管激光器,音叉式石英晶振(31)的振动频率为32.768kHz。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痕量气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系统(5)包括一个气室(59)以及位于气室(59)内的第一音叉式石英晶振(56);气室(59)的侧壁沿光路顺次设有第三入射窗口(52)和第三出射窗口(55),光路穿过第一音叉式石英晶振(56)的两个振臂之间;第一音叉式石英晶振(56)与第三入射窗口(52)之间水平设有位于光路上的第一微谐振腔(57),第一音叉式石英晶振(56)与第三出射窗口(55)之间水平设有位于光路上的第二微谐振腔(58);第一微谐振腔(57)与第二微谐振腔(58)相邻的一端均位于第一音叉式石英晶振(56)两个振臂之间;气室(59)上还设有第二进气口(53)和第二出气口(54);第一音叉式石英晶振(56)的一个电极与信号地连接,另一个电极与锁相放大器(6)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光源(1)为分布式反馈二极管激光器,两个音叉式石英晶振的振动频率均为32.768kHz。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痕量气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池(51)的第二入射窗口(511)和第二出射窗口(514)均与光路非垂直;第二入射窗口(511)入射面与光路的反向延长线所成角度为60°~85°;第二出射窗口(514)出射面与光路所成角度为60°~85°。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痕量气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59)的第三入射窗口(52)和第三出射窗口(55)均与光路非垂直;第三入射窗口(52)入射面与光路的反向延长线所成角度为60°~85°;第三出射窗口(55)出射面与光路所成角度为60°~85°。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痕量气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会聚器(2)采用光纤接口的光束会聚器或分立光学元件透镜组成的光束会聚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147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