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变质岩骨料碱活性的变质岩机制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1597.X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3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蒋正武;邓子龙;肖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变质岩 骨料 活性 机制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抑制变质岩骨料碱活性的变质岩机制砂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水泥 100份;
粉煤灰 10-60份;
锂化合物 0.05-0.8份;
硅烷 0.1-2.0份;
减水剂 0.5-4份;
引气剂 0.005-0.07份;
细骨料 190-480份;
粗骨料 200-480份;
水 30-8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质岩机制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普通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质岩机制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二级粉煤灰或一级粉煤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质岩机制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锂化合物选自LiOH、LiF和Li2CO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质岩机制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为硅烷粉末或硅烷乳液,硅烷有效含量大于80wt%。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质岩机制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萘系减水剂或聚羧酸系减水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质岩机制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剂为木质素磺酸盐类引气剂、松香树脂类引气剂、脂肪醇类引气剂和烷基盐类引气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质岩机制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骨料选用变质岩机制砂,机制砂中石粉的含量控制在10wt%以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质岩机制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选用连续级配的变质岩碎石,最大粒径小于31.5mm,针片状颗粒含量少于15wt%,孔隙率小于40%,石粉含量控制在10wt%以内。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变质岩机制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比称取各组分原料;
(2)先将水泥和硅烷混合,搅拌机中搅拌2-3分钟;
(3)然后加入粗骨料、细骨料、粉煤灰、锂化合物和引气剂,再干拌1-2分钟;
(4)先将减水剂溶于水中,然后加入步骤(3)的混合物中继续搅拌3-5分钟即得到所
述的一种抑制变质岩骨料碱活性的变质岩机制砂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159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