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储热和/或储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2467.8 | 申请日: | 2013-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5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陈海生;柴磊;谢宁宁;盛勇;谭春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F25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热和 装置 | ||
1.一种高压储热/储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储热/储冷装置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厚壁外壳、冷却/加热液层、保温层、薄壁内壳和内壳内部填充的固体储热介质,内、外壳之间设内壳支撑装置;所述内壳的壁厚小于外壳的1/2;所述保温层为孔隙率高、导热系数低的保温材料,保温层与内壳之间设有压力连通装置,使得所述保温层与内壳内部压力相通,厚壁外壳为承受高内压的压力容器;所述冷却/加热液层为内部含有多个通道的夹层结构,各通道中通入循环流动的冷却/加热液,使外壳压力容器内表面均能受到冷却/加热,冷却/加热液层内的液体压力与内壳内部压力保持一致;流体传热介质与固体储热介质相接触,并在固体储热介质表面发生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储热/储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储热/储冷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顶部进料口、至少一个底部排料口、至少一个顶部传热介质管口、至少一个底部传热介质管口、至少一个冷却/加热液顶部管口和一个冷却/加热液底部管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储热/储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储热/储冷装置顶部进料口和顶部传热介质管口可以为同一开口,所述高压储热/储冷装置底部排料口和底部传热介质管口可以为同一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压储热/储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加热液为水、乙醇、乙二醇、丙醇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所述冷却/加热液的循环流动由液泵驱动,其压力与内壳内部压力保持一致。
5.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高压储热/储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储热/储冷装置薄壁内壳的材料为如钢、铝、钛等的金属材料,厚壁外壳材料为如钢、铝、钛等的金属材料或玻璃钢、预应力混凝土等的非金属材料。
6.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高压储热/储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传热介质为液态、气态或超临界态的空气、氮气、氧气、氦气、氢气、甲烷、水蒸汽其中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7.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高压储热/储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储热介质为颗粒状材料或多孔材料,为岩石,矿石,矿渣,混凝土,耐火砖,蓄热球,金属,封装的相变材料等其中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8.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高压储热/储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孔隙率高、导热系数低的保温材料,如岩棉、珠光砂、玻璃纤维毡等其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9.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高压储热/储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连通装置为设置在内壳壁面上的开孔或一端与保温层连通、另一端与内壳连通的通压管道,使得所述保温层与内壳内部压力相通,使之压力平衡;优选地,所述通压管道一端与顶部传热介质管口连通、另一端穿过厚壁外壳和冷却/加热液层后与保温层连通。
10.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高压储热/储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支撑装置的支撑方式为圆环形支撑、多点支撑等其中一种或多种,支撑材料可以为性能稳定,导热系数低、抗压强度较高的如钢、钛等金属材料或如玻璃钢、树脂等非金属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246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