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合金铸造陶瓷石膏复合铸型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3031.0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1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陶健全;黄志伟;樊富友;陈明;朱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铸造 陶瓷 石膏 复合 铸型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镁合金用陶瓷石膏复合铸型的制备工艺,属于镁合金熔模精密铸造领域。
背景技术
镁合金铸件质量轻,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广泛。砂型铸造方法生产的镁合金铸件尺寸精度低,表面较粗糙;同时砂型导热较快,使得镁合金熔体散热速度快,砂型铸造只能生产厚大的镁合金铸件,再通过加工才能达到使用要求。
熔模铸造能生产结构复杂的镁合金铸件,同时能满足铸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公差要求。但是,传统的熔模铸造铸型均含有SiO2粘结剂。由于镁合金熔体化学性质异常活泼,能与SiO2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镁合金熔体氧化甚至燃烧,大大限制了其应用。因此本发明采用在非平衡状态下不与镁合金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耐火材料和含有ZrO2的锆溶胶粘结剂型壳作为铸型的面层。同时,常规熔模铸造型壳因其材质导热率较高,壳体厚度较薄的特点,使得在浇铸过程中散热较快的镁合金熔体,在大型薄壁复杂镁合金壳体类铸件浇铸时难以成型。因此,本发明采用保温性能好,强度较高的石膏作为铸型背层,不但可以加固面壳,而且可以大大降低镁合金熔体充型过程中的散热速率。本发明的陶瓷石膏复合铸型能防止镁合金熔体在浇注过程中的燃烧,同时提高铸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铸造镁合金用陶瓷石膏复合铸型的制备工艺,目的在于介绍一种镁合金熔模精密铸造方法,以提高镁合金铸件的表面质量。
本发明的一种镁合金铸造陶瓷石膏复合铸型的制备工艺,包括:
1.1 制备陶瓷型壳
(A)配制涂料
称量适量的锆溶胶溶液,其中ZrO2质量百分比约为20%~25%,在不锈钢容器中使用涂料搅拌机搅拌,搅拌速度为200~300r/min, 向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消泡剂,活性剂质量为电熔白刚玉微粉的0.035%,消泡剂质量为电熔白刚玉微粉的0.035%,搅拌均匀,向溶液中加入粒度为300~325目的电熔白刚玉微粉,粉液质量比为2:1~4:1,连续搅拌2~4小时,静置4~6小时,静置温度为15~25℃;
(B)制备蜡模,并组焊模组,清洗、晾干;
(C)对模组进行涂料、撒砂,形成陶瓷型壳;
用淋涂或者刷涂的方法,在模组内外表面制取涂料层,待模组内外表面涂料均匀且无流纹后,进行人工撒砂;待干燥后,将上述涂料层制作和撒砂工序再重复1~2次,从而得到2~3层的陶瓷型壳;撒砂材料为电熔白刚玉砂,粒度为80~120目,并进行层间干燥;
1.2 制备石膏
(D)石膏混合粉料中各组分配比为:高强度α石膏20~30wt%,铝矾土粉35~45wt%,粒度为270目~320目,铝矾土砂25~35wt%,粒度为20目~70目,另外加入质量为石膏混合粉料的1~3%的硼酸;质量为石膏混合粉料的0.003%的柠檬酸;质量为石膏混合粉料的0.02~0.03%正辛醇,水粉质量比为25:100~30:100;
(E)在不锈钢桶中加入称量好的水,加入硼酸、柠檬酸和正辛醇,搅拌均匀,再一边搅拌,一边加入石膏混合料,搅拌速度为600~1000r/min,搅拌时间3~4min;
(F)将已形成陶瓷面壳的模组置于相应砂箱中,模组与砂箱底板平稳良好接触,然后将搅拌好的石膏浆料浇灌至砂箱中,将带有陶瓷面层模组完全淹没,浇灌石膏浆料后,使砂箱静置12~24小时;
1.3 脱蜡、焙烧铸型
(G)将钢制砂箱中的复合铸型吊入专用石膏型焙烧炉,按照石膏型脱蜡焙烧工艺进行焙烧,脱蜡温度为200~350℃,最高焙烧温度控制在650~700℃,焙烧时间为80~120小时,铸型焙烧完成后的出炉温度为250~350℃。
优选地,制备蜡模采用的蜡料为中高温蜡料。
优选地,焙烧采用阶梯升温的方式。
优选地,在吹风条件下,层间干燥8~12小时,在自然条件下,层间干燥12~24小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陶瓷型壳;
图2为本发明陶瓷石膏复合铸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陶瓷石膏复合铸型浇注的镁合金铸件。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本发明制备镁合金铸件熔模精密铸造复合铸型。
(A)配制涂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30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压力锅推块式锅盖定位结构
- 下一篇:真空吸盘便捷式挂物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