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枝共聚物、其制备方法及层层修饰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3656.7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1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思;崔海涛;刘亚栋;庄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G69/48 | 分类号: | C08G69/48;C08G69/10;B32B2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李玉秋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枝 共聚物 制备 方法 层层 修饰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枝共聚物、其制备方法及层层修饰材料。
背景技术
组织工程在种子细胞、三维支架材料、生物活性因子、组织构建、体内植入等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一些临床应用实例的成功为众多的组织缺损、器官功能衰竭病人的治疗带来了曙光。
组织工程的三个重要因素分别为材料、细胞和信号。如何达到材料与细胞最佳的相互作用,材料和信号如何对细胞行为起作用等科学问题成为研究热点。人们发现将传统材料表面进行修饰与功能化后,可以极大的改善和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因此激光刻蚀、等离子喷雾、静电自组装等各种表面修饰的方法被应用于组织工程领域。其中,层层自组装在各种修饰方法中具有简单方便、价格低廉、可产业化制备、多变可控等诸多优点,因此在表面修饰方面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电活性材料,如导电聚合物,基于生物体内反应都与电子传递有关,以及细胞对电信号的敏感性,可以对细胞的粘附、生长、分化和凋亡进行调控,从而在组织工程领域得以应用。其中,苯胺齐聚物不仅具有传统导电聚合物的电活性的特点,而且克服了传统导电聚合物难溶解、难加工的劣势,并且其规整的结构单元构成的分子短链,可以方便的以功能基团的形式与其他各种类型的高分子材料以掺杂、复合或接枝的方法相结合,在保留原有高分子材料性能的同时,实现电活性的引入。
现有技术公开了多种组织工程材料,其中,聚乳酸和聚乙醇酸以其降解产物无毒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被美国FDA批准广泛用于临床;聚羟基丁酸,羟基丁酸和羟基戊酸共聚物,由于具有较好的压电效应,适合用作骨组织工程细胞的外基质材料。但是,现有技术公开的组织工程材料均不具有电活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接枝共聚物、其制备方法及层层修饰材料,制备的接枝共聚物和层层修饰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还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特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枝共聚物,具有式(I)或式(II)所示的结构:
式(I);
式(II);
其中,
R为H或
a为聚合度,10≤a≤300;
b为聚合度,10≤b≤300;
2≤x≤5。
优选的,所述式(I)或式(II)中,x选自3或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引发剂与氨基酸环内酸酐混合,进行开环聚合反应,然后进行脱保护,得到聚谷氨酸共聚物或聚赖氨酸共聚物,所述引发剂选自正己胺或三乙胺,所述氨基酸环内酸酐选自谷氨酸苄酯-N-羧酸酐或苄氧羰基-赖氨酸-N-羧酸酐;
B)将步骤A)得到的聚谷氨酸共聚物与偶联试剂和具有式(III)结构的化合物混合,发生缩合反应,得到聚谷氨酸接枝共聚物;或者将步骤A)得到的聚赖氨酸共聚物与偶联试剂和具有式(Ⅳ)结构的化合物混合,发生缩合反应,得到聚赖氨酸接枝共聚物;
其中,2≤x≤5。
优选的,所述正己胺或三乙胺与谷氨酸苄酯-N-羧酸酐或苄氧羰基-赖氨酸-N-羧酸酐的摩尔比为1:10~100。
优选的,所述步骤A)得到的聚谷氨酸共聚物与所述具有式(III)结构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5~20;所述步骤A)得到的聚赖氨酸共聚物与所述具有式(Ⅳ)结构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5~20。
优选的,所述偶联试剂选自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所述开环聚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0℃~50℃,反应时间为24h~72h;所述步骤B)中,所述缩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0℃~60℃,反应时间为24h~72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层层修饰材料,通过将表面预处理的非金属材料、聚合物或合金材料层层吸附具有式(I)和式(II)所示结构的接枝共聚物得到;
式(I);
式(II);
其中,
R为H或
a为聚合度,10≤a≤300;
b为聚合度,10≤b≤300;
2≤x≤5。
优选的,所述表面预处理的非金属材料、聚合物或合金材料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36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