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捎带强化液体内循环的废水光化学降解反应器扩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3680.0 | 申请日: | 2013-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6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榕生;干宁;葛从辛;任元龙;王冬杰;周汉坤;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C02F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捎带 强化 液体 循环 废水 光化学 降解 反应器 扩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捎带强化液体内循环的废水光化学降解反应器扩容方法,属于C02F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波光催化降解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针对含有机污染物工业废水的无害化处理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
关于微波光催化降解技术,作为一例,可以参见公开号为CN102260003A的中国专利申请案。
该公开号为CN102260003A的中国专利申请案,是以微波作为激发源,激发无极紫外灯发射紫外线,于液体内部照射掺有光催化剂二氧化钛的悬浊液,该无极紫外灯被石英管所笼罩保护着,有空气泵向该石英管内腔持续注入空气,由石英腔溢出的空气经由管道与位于反应器底部的微孔曝气头联通,该反应器内部的下方区域为曝气区,该反应器内部的上方区域是微波光催化反应区,该方案还以反应器内置的膜分离组件,来提析净化后的水,并以该膜分离组件实现光催化剂二氧化钛微粒的截留再用;该方案还在无极紫外光源与膜分离组件之间架设隔板,用于防止紫外线对有机质的膜分离组件的辐射损伤;通入反应器内部的空气,部分直接参与依托光催化剂二氧化钛的光催化降解反应,还有一部分空气,在紫外光的直接照射下,生成一定量的臭氧,该生成的臭氧当然也发挥着针对有机污染物的直接的氧化降解作用。
该公开号为CN102260003A的中国专利申请案毫无疑问为微波光催化废水降解技术的进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其研发人员在该领域所展开的工作令人敬佩。
基于由衷的敬佩之意,以及,共同的努力方向,我们下面要谈的是问题。
我们知道,液态水体其本身也能够吸收微波的能量,并导致被处理的液态水体其本身的温升效应,而这种伴随废水处理过程而出现的温升效应,却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情形,换句话说,来自磁控管的微波能量没有完全被用于激发无极紫外灯,而有相当一部分本应只用于激发无极紫外灯的微波能量被耗散于所述的温升效应,该种不受待见的温升效应造成了不必要的微波能量浪费,鉴于上述公开号为CN102260003A的中国专利申请案所展示的装置结构方案,其合理的途径,只能是通过减少微波光催化反应器的体积或者说减少单罐处理容量来来达成弱化微波多余耗散的目的,关于这一点,在该CN102260003A申请案其具体实施方式中清晰表达了关于该装置结构整体的适宜尺寸,其所表达的优选尺寸对应的就是一个外形很小的装置,那么,如此一来,反应器内壁与微波辐射源的距离小了,与微波接触的废水量小了,废水所吸收的微波能量相对也小了,与之相对应地,单罐的废水处理量因此也小了,更具体地说,其实施例中所表达的装置适宜尺寸所对应的内部容积是40升,也即单罐废水处理量是40升,即0.04立方,换句话说,其一次全套、全程操作只解决了0.04立方的工业废水,那么,就需要进行很多次的由首至尾的全套操作的重复,其处理量的累加才具有工业规模的意义,打个比方说,只是个大致的比方,该案其优选结构尺寸大致对应的单罐0.04立方这样的废水处理量,需要重复1000次的由首至尾的全套、全程操作,其累加量,才能达到40立方这样一个具有工业水平的的废水处理量,如此过度繁琐的重复操作将导致人力、物力的严重浪费,可见,该种由CN102260003A所展示的方案其实际的废水降解处理效率可能不能尽如人意。因此,如何在不造成更多微波能量浪费或减少微波能量浪费的前提下,增加单罐废水处理量,减少该间歇式废水处理装置的不必要的太多的由首至尾的重复操作次数,提高其废水处理效率,是一个有意义的值得关注的技术问题。
此外,该种由CN102260003A所展示的方案,其反应罐内部漫布升腾的气泡,对于推动反应罐内部液体的相对大尺度的循环运动,贡献稍显不足;当然,该不足之处,对于CN102260003A方案如其具体实施方式中清晰表达的事实上对应的小尺寸、小容量装置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可观测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即,微波能量利用情况不理想以及实际单罐废水处理量偏小的问题,研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并且,方法还应当能够捎带强化反应器内部液体的相对大尺度的循环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36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无缝钢管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玻璃纤维发泡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