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质移相模块及其移相单元、馈电网络和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3728.8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4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曹明;刘培涛;孙善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3/32 | 分类号: | H01Q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质 模块 及其 单元 馈电 网络 天线 | ||
1.一种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移相单元和功分网络,其中:
所述移相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相固定组装的介质移相模块,每个所述介质移相模块,包括形成夹层空间的介质装置、并排设置于该夹层空间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以及居于夹层空间外以不同位置分别与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同侧的一端接触连接的第三导体,第一导体另一端被定义为输入端,第二导体另一端与第三导体的任意一端均被定义为输出端;所述介质装置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可沿所述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的纵长方向滑动以改变从所述输入端馈入且从所述输出端馈出的信号的相位,自第二导体的输出端馈出的信号的相位由该信号流经所述第一导体所产生的相位变化与进入第二导体所产生的相位变化相叠加而得;
所述功分网络,用于将信号分路给移相单元中的各介质移相模块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体中,与其输出端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体接触连接,第三导体的中部与所述第二导体接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质移相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等长且相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移相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被相对于其自身曲折设置以使其输入端露出所述介质装置之外;所述第二导体被相对于其自身曲折设置以使其输出端露出所述介质装置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介质移相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体被曲折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装置包括一对面面相向且相平行设置以形成所述夹层空间的介质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介质板的外侧面均设置有金属接地板,该对金属接地板相平行且面面相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同一移相单元中的各介质移相模块的介质装置被配置为同步联动设置,其中部分介质移相模块的介质装置的滑动导致其余介质移相模块的介质装置的同步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同一移相单元中的各介质移相模块的介质装置被配置为所有介质移相模块同时沿所述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的纵长方向的正向或反向同步联动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同一移相单元中的各介质移相模块的介质装置被配置为部分介质移相装置与其余介质移相装置同时沿所述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的纵长方向的彼此相反的方向同步联动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介质移相模块以其各自的夹层空间相平行叠装相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叠装的介质移相模块中每相邻的两个,其彼此相向的一面共用同一金属接地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部分介质移相模块的第三导体和其余的介质移相模块的第三导体,分别居于所述介质装置的滑动路径的两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部分介质移相模块的第三导体和其余的介质移相模块的第三导体,均居于所述介质装置的滑动路径的同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该馈电网络包括两副所述的移相单元,而且每个移相单元仅包括两个介质移相模块,两副移相单元被配置为,当其中一个移相单元的两个介质移相模块的介质装置均所述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的纵长方向的正向滑动时,带动另外一个移相单元的两个介质移相模块的介质装置进行反向的同步滑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的介质移相模块中的介质装置,其位置上与第一导体或第二导体相对应处被局部去除。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功分网络向各个介质移相模块提供的信号输入端口馈入的信号的相位相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单元仅包括两个介质移相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37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轮热力耦合变形加载实验装置
- 下一篇:带惯量负载的车辆缓速器试验台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