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3963.5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7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西山忠志;奈良由介;水崎君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8/02 | 分类号: | H01M8/02;H01M8/04;H01M8/2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宝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组,该燃料电池组具备沿水平方向层叠有在电解质膜的两侧设有一对电极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与隔板的燃料电池,在多个所述燃料电池的层叠方向两端设有呈横向较长的形状的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
背景技术
例如,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具备由隔板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MEA)的发电单元,所述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MEA)在由高分子离子交换膜构成的电解质膜的一方的面侧配设阳极电极且在所述电解质的另一方的面侧配设阴极电极。该燃料电池通常通过层叠规定数量的发电单元而用作例如车载用燃料电池组。
在该燃料电池组中,尤其是用作车载用燃料电池组时,需要层叠相当多数量的发电单元。因此,必须正确且稳固地定位保持各发电单元彼此。
因此,例如,众所周知有日本特开2006-040845号公报(以下,称作现有技术)所公开的燃料电池组。在该燃料电池组中,如图8所示,在层叠有多个多边形形状的燃料电池元件的燃料电池层叠体的两端朝向外侧而配置集电板、绝缘板及端板1,整体形成为多棱柱状。
沿着燃料电池组的角部2的外侧设置有以横跨所述角部2的棱线R的方式形成剖面为大致L字状的角部覆盖部分3的负载支承构件4。在负载支承构件4上设置有对施加在两端的端板1、1之间的负载进行保持的负载保持单元5。
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在燃料电池组的四角设置有作为角钢构件的负载支承构件4。然而,在燃料电池组的四角通常设置有流体(燃料气体、氧化剂气体或者冷却介质)用连通孔,而使强度容易不足。由此,尤其是用作车载用燃料电池组时,不能充分地承受来自外部的冲击负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此类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组,其能够以简单且紧凑的结构可靠地承受施加到燃料电池的外部负载,能够尽可能地抑制所述燃料电池的位置偏移。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组,该燃料电池对具备在电解质膜的两侧设有一对电极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与隔板在水平方向上层叠的燃料电池,在多个所述燃料电池的层叠方向两端设置具有在横向上长的形状的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
该燃料电池组具备:连结第一端板的长边与第二端板的长边且沿层叠方向延伸的第一紧固构件;连结所述第一端板的短边与所述第二端板的短边且沿层叠方向延伸的第二紧固构件。并且,燃料电池在长边侧的侧部形成有沿层叠方向排列的凸状部,另一方面,在第一紧固构件上,沿所述层叠方向延伸设置有与多个所述凸状部卡合为一体的凹状部。
根据本发明,第一紧固构件连结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并且在设置于所述第一紧固构件的凹状部上一体地卡合有形成于各燃料电池的长边侧的侧部的各凸状部。
因此,当外部负载施加到燃料电池组时,在凹状部与凸状部之间的卡合作用下,能够可靠地承受所述外部负载。因此,能够以简单且紧凑的结构尽可能地抑制燃料电池的位置偏移。
上述的目的、特征及优点根据结合附图而说明的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易于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料电池组的简要立体说明图。
图2是构成所述燃料电池组的燃料电池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说明图。
图3是构成所述燃料电池组的端板与第一紧固构件及第二紧固构件的分解立体说明图。
图4是所述燃料电池组的沿图1中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构成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料电池组的燃料电池的分解立体说明图。
图6是所述燃料电池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构成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料电池组的端板与第一紧固构件及第二紧固构件的分解立体说明图。
图8是现有技术所公开的燃料电池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料电池组10搭载于燃料电池机动车。在燃料电池组10中,多个燃料电池12以立起姿势在与燃料电池机动车的行驶方向(箭头B方向)交叉的车辆宽度方向(箭头A方向)上层叠。
在燃料电池12的层叠方向两端以夹装接线板14a、14b与绝缘板16a、16b的方式配置有第一端板18a及第二端板18b。与接线板14a连接的输出端子19a从第一端板18a的中央部延伸,另一方面,与接线板14b连接的输出端子19b从第二端板18b的中央部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39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酵装置及其微生物发酵分解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备土工试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