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蜗轮蜗杆的消隙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4139.1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9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史耀耀;赵盼;俞涛;李志山;辛红敏;赵鹏兵;宁立群;王怀亮;董宏亮;孙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55/24 | 分类号: | F16H55/24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蜗轮 蜗杆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蜗轮蜗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蜗轮蜗杆的消隙机构。
背景技术
蜗轮蜗杆机构是用来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的常用机构。由于其具有传动比大、承载能力大、传动平稳、噪音小等优点,常被用于传动比大、传动功率不大或间歇工作的场合。
由于蜗轮蜗杆在长期的正反转运行过程中必然产生磨损,一旦磨损后间隙出现,将严重影响蜗轮蜗杆传动的效率与精度。目前常用的蜗轮蜗杆的消隙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普通蜗轮副以蜗杆做径向移动来调整啮合间隙,从而改变传动副的中心距来达到蜗轮蜗杆的消隙方法。但是从啮合原理角度看,是不合理的,因为改变中心距会引起齿面接触情况变差,甚至加剧磨损,不利于保持蜗轮副的精度。第二种是将正转和反转分开,分别使用两个蜗杆来实现,如果磨损出现间隙,通过分别调整两个蜗杆的轴向位置来消隙。但将正转和反转分别使用两个螺杆,对于加工精度等要求过高。第三种是使用双联蜗轮蜗杆,即变齿厚蜗轮蜗杆,通过调整双联蜗轮蜗杆的轴向移动来达到消隙的作用。因此需要针对双联蜗轮蜗杆研制一种间隙补偿的装置,并且在蜗轮蜗杆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而出现间隙时,能够对其多次进行补偿。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消除蜗轮蜗杆的间隙,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蜗轮蜗杆的消隙机构,通过对蜗杆进行轴向调整,在不改变中心距的前提下,消隙效果明显。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一种蜗轮蜗杆的消隙机构,其特征在于:由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滚针轴承、轴套、垫圈、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胀套、调整垫和端盖组成;所述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上端紧靠蜗杆凸台的下端面、下端紧靠滚针轴承与轴套的上端面、内侧紧靠蜗杆外圆面;所述滚针轴承上端紧靠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的下端面、下端紧靠垫圈的上端面、内侧紧贴蜗杆外圆面、外侧紧贴轴套的内圆面;所述轴套中心通孔为阶梯型通孔,轴套上端紧靠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的下端面、下端紧靠端盖的上端面,采用内侧紧固螺钉将轴套与端盖固定连接,轴套中心通孔侧壁面紧靠滚针轴承、垫圈以及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的外圆面,轴套外侧紧靠外部机壳,轴套中心通孔台阶面紧靠垫圈的上端面;所述垫圈为圆环状,垫圈上端紧靠滚针轴承以及轴套中心通孔台阶面、下端紧靠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的上端面、内侧紧靠蜗杆外圆面、外侧紧靠轴套的内圆面;所述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上端紧靠垫圈的下端面、下端紧靠胀套的上端面、内侧紧贴蜗杆外圆面、外侧紧贴轴套内圆面;所述胀套为圆环状,胀套上端紧靠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的下端面、内侧紧贴蜗杆的外圆面,胀套端面固定有紧固螺钉;所述调整垫为圆环状,调整垫上端紧靠外部机壳内侧下端面、下端紧靠端盖上端面、内侧紧靠端盖凸台外圆面;所述端盖为圆型钢板,端盖上端紧靠轴套下端面以及调整垫的下端面、外侧紧靠外部机壳内侧圆面,采用外侧紧固螺钉将端盖、调整垫与外部机壳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蜗轮蜗杆在长期的正反转过程中产生磨损情况后,蜗轮与蜗杆之间会产生间隙。而应用本发明,卸掉端盖上面的紧固螺钉取下端盖,然后取出调整垫,使用磨削的方式将调整垫磨薄,再将调整垫装回原先位置,装上端盖同时拧紧紧固螺钉,由于调整垫变薄,导致整个装置轴向位置上升,带动蜗杆沿轴向位置上升,在不改变蜗轮与蜗杆的中心距的前提下,消除了蜗轮与蜗杆之间的间隙。
附图说明
图1为蜗轮蜗杆消隙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蜗轮蜗杆消隙机构的剖视图;
图中:1、蜗杆;2、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3、滚针轴承;4、轴套;5、垫圈;6、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7、胀套;8、胀套用紧固螺钉;9、内侧紧固螺钉;10、外侧紧固螺钉;11、调整垫;12、端盖;13、机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发明:
参照附图2,本实施例中的蜗轮蜗杆的消隙机构由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2、滚针轴承3、轴套4、垫圈5、下侧单向推力球轴承6、胀套7、调整垫11和端盖12组成。
所述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2上端紧靠蜗杆1凸台的下端面,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2下端紧靠滚针轴承3与轴套4的上端面、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2内侧紧靠蜗杆1外圆面,通过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2承载蜗杆1的轴向力,并同时限定下端滚针轴承3与轴套4的轴向位置。
所述滚针轴承3上端紧靠上侧单向推力球轴承2的下端面,滚针轴承3下端紧靠垫圈5的上端面,滚针轴承3内侧紧贴蜗杆1外圆面,滚针轴承3外侧紧贴轴套4的内圆面;通过此轴承承受蜗杆1的径向力,在保证蜗杆1能够自由转动的同时,限定蜗杆1的径向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4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空调的暖风芯体总成
- 下一篇:橡胶悬架桥壳用下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