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固紫产品的合成与生产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4310.9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7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千峰;夏佳美;范芳芳;陈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金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67/20 | 分类号: | C09B67/2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固紫 产品 合成 生产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紫色颜料的生产方法,具体为永固紫RL的合成工艺方案。
背景技术
永固紫RL属于二恶嗪类的高档有机颜料系列,颜料索引为C.I.pv-23# 。它具有突出的着色强度与光亮度及其优异的耐热、耐渗性和良好的耐光牢度,各项性能都很优良的特点,其使用面较为广泛,是多种涂料、塑料、有机玻璃、橡胶、纺织印花、溶剂量、水性墨、包装印刷等领域深受欢迎的品种,在胶印、凹印、柔版印刷上也都适用,是目前国际市场上最昂贵的颜料之一,也是塑料工业中迄今为止所用的最好的紫色颜料。
永固紫RL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从发明该结构至今,当前实现小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方法几乎是以咔唑为起始原料,经过烷基化、硝化、还原、缩合、闭环而成,最终经颜料化过程获得永固紫RL精制成品,其各步合成的具体情况如下。
关于烷基化合成9-乙基咔唑,目前工业上合成方法有:(1)氯乙烷法:该方法需要高温高压,反应条件非常苛刻,不利于工业化生产;(2)硫酸二乙酯法:原料硫酸二乙酯有毒,且采用了笨、氯苯等有毒溶剂,对环境污染严重;(3)碳酸乙酯法:该合成方法反应时间较长,反应温度高;(4)相转移催化法:使用相转移催化剂促使反应顺利进行,缩短了反应时间。美国专利(5254700)介绍了将咔唑溶于邻二氯苯等芳烃溶剂中,在碱液和相转移催化剂季铵盐作用下用氯乙烷在100℃左右反应得到9-乙基咔唑,收率达到99.6%,该法虽然收率较高、质量较好,但存在溶剂邻二氯苯有毒,操作繁琐,工艺参数不易控制等缺点。中国专利(CN1415605A)公开了一种9-乙基咔唑的制备方法,主要以苄基三乙基氯化铵、聚乙二醇、表面活性剂及乙醇为催化剂,将咔唑、40%NaOH水溶液和催化剂混合,在搅拌下滴加溴乙烷制得9-乙基咔唑,收率可达98.0%,该方法采用苯为溶剂,其毒性也较大。
有关3-硝基-9-乙基咔唑的制备,孙雄平、蒋晓庄等(上海化工,1994, 19(1), 12~15)报道了将9-乙基咔唑溶解于氯苯中,在严格控制温度的条件下滴加稀硝酸得到3-硝基-9-乙基咔唑,但采用稀硝酸硝化会延长反应时间,操作严格且控制难度大。谢秋生(染料与染色,2003, 40(4),198~200)选用二氯乙烷为溶剂,在10℃左右用65%~68%的浓硝酸硝化得到目标产物,但其收率报道为101.6%,其原因是采用浓硝酸硝化很容易产生多硝基咔唑副产物,而使得总收率大于100%,虽然使用浓硝酸硝化缩短了反应时间,但产生的多硝基咔唑副产物很难与单硝基咔唑分离,使产品的实际纯度大大降低。中国专利申请200610088488改进了硝化的生产工艺,采用37%~38%浓度的硝酸在28~30℃的条件下对9-乙基咔唑进行硝化,再经过碱液中和而制得相应的硝基咔唑,该法存在着操作繁琐、原料利用率低的缺憾。
3-硝基-9-乙基咔唑的还原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硫化钠还原法,谢秋生(染料与染色,2003, 40(4),198~200)报道了该还原方法是在95%的乙醇溶液中采用12.5%的硫化钠还原3-硝基-9-乙基咔唑,收率为94%~96%,纯度高达98%左右。该方法操作简单、条件缓和、收率高,但产生的废液量多,易污染环境。中国专利(CN102504567A)采用的水合肼还原工序,选用氯苯为溶剂和铁系催化剂(Fe:FeO:Fe2O3:H2O=1.25:(0.5~1):(2~2.8):1.25),其理论转化率达100%,该方法工艺稳定、三废排量少,但水合肼的价格高、有剧毒、对人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同时由于肼与硝酸相遇会发生爆炸,因而该方法对硝化产物的纯度要求很高。目前也有采用加氢还原工艺,如中国专利(CN101817990)就是选用FNL-21型镍铝合金为催化剂,在1.5MPa下对3-硝基-9-乙基咔唑进行加氢还原,转化率达97%。加氢还原转化率高且零污染,但该方法对场地、设备要求严格,运输、贮存管理和操作条件苛刻,使用成本高,实际生产中并不多见。
关于缩合反应的报道:王洪钟、刘亚华和周心如在1997年第8期的《化学世界》中报道了选用邻二氯苯为溶剂,三乙基苄基氯化锌为催化剂和四氯苯醌反应得到目标化学物;中国专利(CN200610088488.3)和专利(CN101817990A)都选用邻二氯苯为溶剂,三乙胺为催化剂,将3-氨基-9-乙基咔唑和四氯苯醌在35℃左右进行缩合反应。另外中国专利(CN102504567A)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不过将催化剂更换为醋酸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金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金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43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磨且延伸好的汽车座椅面料
- 下一篇:远程实时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