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2,6-萘二甲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4396.5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5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朱庆才;畅延青;陈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63/38 | 分类号: | C07C63/38;C07C51/2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甲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2,6-异丙基萘液相氧化制备2,6-萘二甲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2,6-萘二甲酸(2,6-NDCA)及其衍生物是制备各种聚酯、聚氨酯材料以及液晶聚合物(LCP)等的重要单体,特别是2,6-NDCA与乙二醇缩聚制得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在薄膜、包装容器(尤其是啤酒瓶)和工业纤维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2,6-NDCA结构上的高度对称性使得PEN具有直链聚合物的特性,是一种刚性好、强度大、热加工性能优异的高性能材料。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相比,PEN耐热性、阻隔性、机械性能、耐化学药品性、抗紫外线等性能更为优越。目前工业上主要通过二烷基萘在Co-Mn-Br催化剂下空气液相氧化合成2,6-NDCA,如美国专利US 5183933(标题为:Process for preparing 2,6-naphthalene-dicarboxylic acid)采用2,6-二甲基萘(2,6-DMN)制得2,6-NDCA,其收率为93%。在各种不同的2,6-二烷基萘液相氧化法中,由于2,6-二甲基萘的物理性质和2,7-二甲基萘的物理化学性质相似,分离比较困难,操作成本较高;而2,6-二异丙基萘(2,6-DIPN)易于与原料(异构体混合物)分离、提纯,操作成本较低。因此,从工业生产和经济成本来看,2,6-DIPN氧化法制备2,6-NDCA的工艺路线更具有发展前景。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制备2,6-萘二甲酸的专利都是采用醋酸为溶剂的,如美国专利US4681978(标题为:Process for producing 2,6-naphthalene-dicarboxylic acid)、US4709088(标题为:Process for producing 2,6-naphthalene-dicarboxylic acid)、US4716245(标题为:Process for producing 2,6-naphthalene-dicarboxylic acid)、US4925977(标题为:Process for producing 2,6-naphthalene-dicarboxylic acid by oxidized 2,6-diisopropylnaphthalene)以及中国专利CN101244997(标题为:一种2,6-萘二甲酸的制备方法)。大量醋酸溶剂的存在,一方面加快了设备的腐蚀速度,另一方面也对后续提纯工序增加了负担,因此从经济和环保的观点来看,所述工艺是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2,6-萘二甲酸制备中使用大量醋酸溶剂的问题,提供一种2,6-二异丙基萘液相氧化制备2,6萘二甲酸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不使用醋酸溶剂,且目标产物2,6-萘二甲酸收率高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合成2,6-萘二甲酸的方法,以Co-Mn-Ce-Br为催化剂,水为溶剂,在反应温度为160~210℃,反应压力为2~4MPa,反应时间为3~7h的条件下,用含氧气的气体液相氧化2,6-二异丙基萘制备2,6-萘二甲酸,所述催化剂以季铵盐和选自由通式I、II、III或IV表示的至少一种氮氧化合物为助催化剂:
(I)(II)
(III) (IV)
其中,R1和R2为相同或不同的,各自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芳基、环烷基、羟基、烷氧基或酰基;R3、R4和R5为相同或不同的,表示为氢原子或酰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43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