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凝器翅片组穿管工序中使用的设备和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5185.3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1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郝新浦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新浦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王苑祥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器 翅片组穿管 工序 使用 设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冷凝器加工领域,特别涉及将铜管插入冷凝器翅片组的设备和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中的冷凝器包括翅片组,翅片组中有铜管,目前,一般是手工操作将铜管插入翅片组中,生产效率低。
中国专利《一种用于将铜管插入冷凝器翅片中的全自动穿管设备及穿管工艺》(专利申请号:201210293354.0)披露了一种设备和相关工艺,但设备复杂,机械动作繁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套全自动穿管设备和工艺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冷凝器翅片组穿管工序中使用的设备,包括机架和控制部分,关键在于:机架上设置三个区域,分别为铜管放置区、翅片组放置区和牵引工作区,其中铜管放置区中定位铜管导引压板,放置装配在形位工装内的铜管;翅片组放置区放置封装在拼装式定位壳内的翅片组和转运托盘;牵引工作区设置拉杆和拉杆的直线驱动机构、气泵,气泵连接到拉杆末端的通孔连接管路;铜管及拉杆的数量根据翅片组中孔的数量确定,在机架上还设置铜管形位工装和拼装式定位壳内的定位机构。
冷凝器翅片组穿管工序中使用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装配好铜管组的形位工装定位放置在铜管放置区;
B、将封装好翅片组的拼装式定位壳和转运托盘定位放置在翅片组放置区;
C、拉杆在直线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穿过转运托盘、翅片组、铜管导引压板中的导向压块,拉杆顶端的连接部分进入铜管;
D、气泵工作,拉杆与铜管稳定连接;
E、直线驱动装置驱动拉杆,将铜管拉入翅片组到位;
F、气泵工作,拉杆与铜管解除连接,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拉杆回位;
G、取走铜管组的形位工装、翅片组的拼装式定位壳和转运托盘。
装配在形位工装内的铜管和封装在拼装式定位壳内的翅片组连同转运托盘定位放置在铜管放置区和翅片组放置区,由于定位机构的作用,拉杆的轴心、翅片组孔的圆心以及铜管的圆心处于一条直线上,在这条直线上的还有铜管导引压板上的通道和翅片组转运托盘上的孔。
工作时,拉杆顶端的圆锥部分首先进入转运托盘的孔,转运托盘引导拉杆进入翅片组的孔,然后穿过导引压板导向压块中的通道连接铜管,气泵工作,拉杆与铜管稳定连接,直线驱动装置驱动拉杆,牵引铜管进入翅片组。
由于拉杆的顶端为圆锥形,因此可以克服最初铜管位置的偏差,插入铜管;铜管的形位工装和导引压板配合,可以保证铜管在插入过程中位置、形状与翅片组的孔保持匹配,顺利完成穿管工序。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设备和工艺,可以自动完成穿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带铜管扶持震动装置的设备构成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外一个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设备在穿管前各机构的状态图,
图4是本发明的设备在穿管时各机构的状态图,
图5是本发明的设备在穿管完成时各机构的状态图,
图6-图8是铜管组的形位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9-图12是铜管导引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和工作状态图,
图13是翅片组的拼装式定位壳结构示意图,
图14-图16是翅片组的转运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17-图20是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铜管放置区,3:翅片组放置区,4:牵引工作区,5:气泵,6:铜管,7:翅片组,8:拉杆,
2-1:铜管组形位工装的定位板,2-2:铜管组形位工装的定位板和工作台面,2-3:铜管组的形位工装,2-4:铜管导引压板,2-5:铜管的扶持震动装置,2-6:铜管扶持震动装置的驱动机构,
3-1:翅片组拼装式定位壳的定位板,3-2:翅片组的拼装式定位壳,3-3:翅片组的转运托盘,
4-1:拉杆的直线驱动机构,4-2:软管,
2-3-1:托扶铜管的球体,2-3-2:连接球体的弹簧,2-3-3:球体2-3-1可以陷落的孔,
2-4-1:铜管导引压板的金属底板,2-4-2:铜管导引压板的导向压块,2-4-2-1:导向压块中的锥形通道,2-4-2-2:导向压块中的作用斜面,2-4-2-3:导向压块中的弹簧,
8-1:拉杆内腔与外部通孔的连接管,8-2:拉杆与铜管连接部分上内腔与外部的通孔,8-3:嵌套在拉杆前段的高分子材料,8-4:拉杆内腔,8-5:覆盖在通孔8-2外部的弹性材料,8-6:螺旋刀刃,8-7:胶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新浦,未经郝新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51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