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啮合齿轮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5548.3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2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魏伟锋;张广鹏;杜真一;穆卫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1/04 | 分类号: | F16H1/04;F16H55/17;F16H55/08;F04C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啮合 齿轮 | ||
1.外啮合齿轮副,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外齿轮,外齿轮I单个齿廓在极坐标中依次由满足一阶连续的直线段I、余弦曲线I、直线段II和余弦曲线II组成的余弦基复合曲线构成,与外齿轮I单个齿廓对应的外齿轮II的单个共轭齿廓通过啮合原理得到,形成共轭齿轮副;完整共轭齿轮副由外齿轮I、外齿轮II的单个齿廓分别绕其中心按照其齿数均布得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啮合齿轮副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极坐标中确定构成外齿轮I单个齿廓的满足一阶连续要求的依次由直线段I、余弦曲线I、直线段II和余弦曲线II组成的余弦基复合曲线;然后将其转换到直角坐标系中,使对应的外齿轮I的单个齿廓依次由齿顶圆弧、余弦曲线I变换曲线、齿根圆弧、余弦曲线II变换曲线构成;再由直角坐标系中的单个齿廓按照啮合原理得到与其共轭的外齿轮II上对应的单个齿廓,形成单个的共轭齿轮副;最后将外齿轮I、外齿轮II的单个齿廓分别绕其中心按照其齿数进行均布得到由外齿轮I齿廓和外齿轮II齿廓组成的完整的共轭齿轮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啮合齿轮副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回转中心在o1点且齿廓在x1o1y1坐标系中的外齿轮称为外齿轮I;回转中心在o2点且齿廓在x2o2y2坐标系中的外齿轮称为外齿轮II;
设计参数包括外齿轮I齿数z1、外齿轮II齿数z2、模数m、外齿轮I齿顶系数ha、外齿轮II齿顶系数hf;
齿数z2和齿数z1均为正整数且满足:z1≥1,z2≥1;在极坐标系中θ1为任意实数,外齿轮I单个齿廓角度范围α满足:θ5-θ1=α=360/z1,齿顶高系数ha满足:0≤ha≤k1/2,齿底高系数hf满足:0≤hf≤k1/2,齿轮模数m满足:m>0。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外啮合齿轮副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计参数包括单个齿廓在极坐标系中的齿廓半齿高系数k1、齿顶圆弧弧长系数k2、齿廓对称系数k3、余弦曲线平移系数k4和齿根圆弧弧长系数k5;
外齿轮I单个齿廓的角度范围为其中,直线段I的起止角度分别为θ1,θ2,在极坐标系中其方程为:r=rb+H(θ1≤θ≤θ2),式中:rb为余弦曲线的平均值,H为余弦型曲线的幅值;
定义齿廓半齿高系数
定义齿顶圆弧弧长系数k2由直线段I的起止点得到:
余弦曲线I的起止点角度分别为θ2,θ3,余弦曲线I的方程为:
定义齿廓对称系数
定义余弦曲线平移系数
直线段II的起止角度分别为θ3,θ4,其方程为:r=rb-H(θ3≤θ≤θ4),
齿根圆弧弧长系数k5由直线段II的起止点得到:
余弦曲线II的起止点角度分别为θ4、θ5,余弦曲线II的方程为:
式中,θ5满足θ5-θ1=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55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