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通信延时补偿的多水面无人艇协同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5731.3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0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高伟;杨建;于强;徐博;刘菊;史宏洋;陈春;夏秀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12 | 分类号: | G01C21/12;G01C21/2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通信 延时 补偿 水面 无人 协同 定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航定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多水面无人艇协同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水面无人艇以其体积小、机动性强、成本低等优势在海洋开发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定位能力是多无人艇协同作业的基础,多艇协同作业是提高作业能力的必要手段。所以有必要研究多水面无人艇协同定位方法。如果多无人艇之间存在直接相对观测或者间接相对观测,那么通过一定的信息交换,就可以实现平台间定位信息的共享,达到提高多艇整体定位能力的目的,这种定位方法称为协同定位。协同定位具有下列优势:可以利用系统中某些艇的高精度定位信息,可以提高整体的定位精度;由于系统中只有某些艇配备了高精度导航设备,提供高精度定位信息,所以降低了系统成本;可以使得系统中每艘艇都具有误差有界的定位能力;当某些艇由于传感器或环境因素丧失独立定位能力时,协同定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这些平台的定位能力。由于多艇协同定位时,各艇之间存在着相对观测并且通过通信传输定位信息,所以通信延迟必然会对协同定位精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进行补偿,这种影响会随着多无人艇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实现多水面无人艇的高精度协同定位,从而提供一种基于通信延时补偿的多水面无人艇协同定位方法。
一种基于通信延时补偿的多水面无人艇协同定位方法,它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接收艇采集发送艇发送的相对定位信息,所述相对定位信息包括:接收艇与发送艇的距离信息r和发送艇的位置信息,即:发送艇相对于起始点的相对位置信息(xa、ya);
接收艇采集自身的航推定位信息:所述航推定位信息包括航速Vb和航向角速度wb;
步骤二、通过接收艇自身携带的世界标准时间系统以及步骤一中采集到的相对定位信息中加载的时间戳,接收艇计算本次接收的信息延时时间,并与滤波周期比较,获得本次接收的相对定位信息延迟步长N,N为实数;
步骤三、利用步骤一采集的相对定位信息,建立基于延迟步长N的协同定位系统状态方程;
系统状态方程为:
X(k+1)=Φ(k)X(k);
其中:X(k+7)为Tk·l时刻系统状态量,X(k)为Tk时刻系统状态量,Φ(k)为Tk时刻系统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57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封闭环网开关柜
- 下一篇:高压开关设备消除触头盒放电声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