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闸反向弧门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6689.7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3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保利;李国栋;毛海滨;李善起;杨光;李冰黎;王成远;蒲红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42 | 分类号: | E02B7/42;E02B7/54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08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闸 反向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闸反向弧门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反向弧门的安装根据门体的大小、结构形式及安装条件的不同,其安装方式也不同,对于旋转半径达十几米的结构较大、外部安装空间大的反向弧门,可对门体进行分体制作,之后利用起重设备等相关机具,在安装现场直接焊接拼装。而对作为船闸输水廊道启闭阀门的反向弧门,位于几十米深的工作阀门井(即竖井)底部,其门体结构尺寸偏小,旋转半径为2-4米,须整体制作,整体吊装,且单件门体重亦达几十吨,常用的安装方法是:在土建结构物修筑过程中,直接预埋止水埋件,再进行门体吊安,但止水埋件的安装精度、各金属构件的制作误差往往不好控制,且后续土建施工对已安装的门体及止水埋件易造成破坏和扰动,往往导致门体止水效果下降甚至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闸反向弧门安装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闸反向弧门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进行弧门门体止水埋件的初步安装:在土建结构施工工程中,弧门门体安装前,预留出弧门门体止水埋件的二期混凝土,先进行一期混凝土的施工,待一期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经由阀门井将弧门门体的各止水埋件吊入,在预留对应的二期混凝土位置初步进行止水埋件的定位,并简单固定;
B、进行弧门门体就位安装,实现弧门门体闭合状态:弧门门体采用起重设备和吊索具进行吊装,吊装时,采用吊索具分别在弧门门体的两侧形成兜底,并在门体上方合并至一点,同时,在吊装过程中,调整吊索具,实现弧门门体的角度改变,待弧门门体角度调整完成后,起重设备旋转或变幅操作,将弧门门体移动至阀门井口,并缓慢下降吊钩,待弧门门体进入阀门井底部,弧门门体的支铰轴即将滑入已安装好的两侧支铰座时,停止落钩,施工人员对门体位置进行调整,然后缓慢落钩,使支铰轴缓慢滑入支铰座,并使其开始承受弧门门体重量后停止落钩,施工人员调整吊索具,使整个弧门门体绕支铰轴缓慢向下旋转,缓慢落钩,控制弧门门体缓慢下落至弧门门体底止水板完全接触底止水埋件,实现弧门门体闭合状态;
C、进行弧门门体止水埋件的精确调整:弧门门体初步就位后,对弧门门体进行3-4次启闭,使弧门门体的安装姿态稳定,根据弧门门体现有姿态调整止水埋件,使得侧、顶止水埋件向弧门门体的橡胶止水带移动,移动过程中严密测量止水带变形量,直至止水带压缩量达到设计要求为止,完成止水埋件的精确调整,并对止水埋件进行最终的加固;
D、浇筑二期混凝土:止水埋件最终加固后,对一期混凝土表面进行接茬处理,进行止水埋件的二期混凝土浇筑。
所述步骤A中的止水埋件包括侧止水埋件和顶止水埋件。
所述步骤B中的吊索具采用钢丝绳和手拉葫芦。
所述步骤B中的起重设备为满足弧门门体重量起吊要求且具备一定变幅、回转性能及起吊高度的履带吊车、汽车吊车或塔式起重机。
所述步骤D中,在二期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对止水埋件后方的混凝土填充情况进行检查,并避开橡胶止水带的工作范围开设小孔,进行接触灌浆,填充因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缝隙。
本发明一种船闸反向弧门安装方法,解决了在深井顶部对其底部反向弧门的安装问题;避免了门体、埋件等的制作误差对止水效果的影响因素,确保安装精度;减少了与土建结构施工的交叉作业,避免门体、埋件的不必要扰动或破坏;安装过程中所用施工机具简单,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船闸反向弧门安装方法的反向弧门启闭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船闸反向弧门安装方法的反向弧门门体吊点布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船闸反向弧门安装方法的起重吊装及吊索具布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船闸反向弧门安装方法的阀门井内弧门门体状态示意图一。
图5是本发明一种船闸反向弧门安装方法的阀门井内弧门门体状态示意图二。
图6是本发明一种船闸反向弧门安装方法的阀门井内弧门门体状态示意图三。
图中:1、启闭设备;2、弧门门体;3、止水埋件;4、支承铰;5、钢丝绳;6、手拉葫芦;7、支铰轴;8、支铰座;9、吊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66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