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流量压电直动液压减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6846.4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5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熊庆辉;顾宏弢;罗小梅;李娟;王敏;韩颜莹;潘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61/4008 | 分类号: | F16H61/40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1022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压电 液压 减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综合传动换挡控制油压减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大流量压电直动液压减压装置,这种减压装置可以同时实现液压系统的减压和稳压功能。
背景技术
综合传动换挡操纵液压系统中减压装置出口压力稳定与否和减压快慢与否,对换挡操纵精度和缓冲精度均有着重大影响,目前采用的减压装置为传统的液控减压装置,控制困难、响应较慢而且容易磨损和卡死,不易修正,从而容易导致系统失效。而压电驱动机构可以实现高响应驱动,响应时间达到微秒级,因此响应时间远远低于电磁驱动元件和液压执行机构。同时,目前国内在大流量减压装置设计中,受到结构限制,普遍采用先导控制,这势必会影响一定的减压精度;而现有的先进电液比例减压控制阀在输出流量和高速响应上无法满足换挡操纵液压系统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流量压电直动液压减压装置,实现综合传动换挡控制油压的高精度减压和稳压,为换挡操纵精度和缓冲精度提高提供了有效保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流量压电直动液压减压装置包括压电执行机构、液压放大机构和减压阀体;所述减压阀体包括上减压阀体和下减压阀体,上减压阀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装有压电执行机构和液压放大机构,上减压阀体和下减压阀体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下减压阀体的下部通过减压阀盖板进行密封;所述压电执行机构包括压电执行器、接线端子螺母和压电执行器外套,压电执行器垂直安装于压电执行器外套中,接线端子螺母拧紧在压电执行器外套上,驱动电缆通过压电执行机构接线端子螺母与压电执行器上部相连接;所述液压放大机构包括活塞缸、大活塞、小活塞和小活塞弹簧,压电执行器外套与液压放大机构的活塞缸上部紧固连接,大活塞外周与活塞缸的上端内表面过渡配合,小活塞上部外周与活塞缸的下端内表面过渡配合,在活塞缸内端面上设置有补油孔,补油孔通过补油油道与减压阀体的进油道连通,在补油油道中设置有补油单向阀,活塞缸下部外周和小活塞中部外周上套装有小活塞弹簧,且小活塞弹簧位于活塞缸中部端面和小活塞中部端面之间,所述减压阀芯上部和减压阀弹簧柱下部套装减压阀内弹簧,减压阀内弹簧外周套装有减压外弹簧,减压阀芯、减压阀弹簧柱连同减压阀内弹簧、减压阀外弹簧一起装入下减压阀体内,减压阀盖板与下减压阀体上端固定连接,减压阀芯外周与下减压阀体内周的圆柱面构成过渡配合。
所述补油单向阀包括螺堵、钢球和回位弹垫,螺堵、回位弹垫和钢球依次装入补油油道内,其中螺堵压住回位弹垫使其有一定变形量,从而压住钢球密封住座面。
所述压电执行器为两根,且两根压电执行器串联连接。
所述压电执行器有350层压电片,总长度为36mm,且每层压电片长×宽×厚为5mm×5mm×0.1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大流量压电直动液压减压装置,凭借压电驱动机构微秒级速度响应特性,有效降低减压装置的响应时间,结合先进阀芯位移闭环控制方法,有效减少减压装置阀芯的振动,从而提高减压装置的减压速度和稳压精度。本发明的大流量压电直动液压减压装置设计巧妙、简单实用,能有力保证减压装置满足综合传动换挡操纵液压系统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大流量压电直动减压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大流量压电直动减压装置结构组成图;
图3为图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压电执行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液压放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下减压阀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更为具体的描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大流量压电直动液压减压装置包括压电执行机构4、液压放大机构5和减压阀体。减压阀体包括上减压阀体6和下减压阀体8,上减压阀体6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装有压电执行机构4和液压放大机构5,上减压阀体6和下减压阀体8通过连接螺栓9固定连接,且在连接螺栓9连接处装有弹簧垫片10和平垫11,上减压阀体6和下减压阀体8接合面之间采用纸垫7进行密封,下减压阀体8的下部通过减压阀盖板进行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68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带显示功能的手持式修剪机
- 下一篇:一种割台角度可调的玉米收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