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轴式电连接器及同轴式电连接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6920.2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1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大坂纯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24/50;H01R10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黄永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连接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呈圆环状形成的圆环状触头在配对连接器嵌合时经由狭缝进行弹性位移的方式构成的同轴式电连接器及同轴式电连接器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各种电气设备中,广泛使用相互能够嵌合连接地构成的一对电连接器,将细线同轴电缆或柔性布线基板等各种信号传送介质与印刷布线基板电连接,或者将一对布线基板彼此(基板对基板)电连接。作为如上所述的一对电连接器,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使用了连结有信号传送介质或布线基板的插头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和安装在布线基板上的插座连接器(第二连接器),通过将插头连接器嵌合在插座连接器来进行电连接。
在此,在上述一对布线基板彼此(基板对基板)的连接所使用的电连接器中,公知有以同心状配置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的同轴式电连接器。在同轴式电连接器中,使用了圆周方向的一部分设有狭缝(断裂部)的圆环状触头,通过该圆环状触头的圆环状开口部,嵌合或拔出配对连接器。此时的配对连接器的嵌合或拔出沿圆环状开口部的轴向进行,但此时,圆环状触头以扩大圆环状触头的狭缝(断裂部)的间隔的方式进行弹性位移,由此,圆环状触头的外径被扩大,并且在嵌合操作或拔出操作完成的时刻,圆环状触头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由此,连接器彼此被保持在嵌合状态或释放状态。
此时,从配对连接器与该圆环状触头抵接到嵌合或拔出完成这期间,圆环状触头具有将配对连接器维持在正确的姿势的嵌合引导功能。但是,在以往的同轴式电连接器中,如上所述在圆环状触头上作为断裂部而设有狭缝,因此存在圆环状触头的整体刚性降低的倾向,例如,在相对于轴向倾斜的方向上配对连接器相对于圆环状触头的圆环状开口部嵌合或拔出的情况等下,有可能导致圆环状触头产生扭转那样的变形。其结果是,圆环状触头对配对连接器的嵌合引导功能降低,不能进行顺畅的嵌合或拔出动作,有时成为连接器损伤的原因。尤其是,在通过电连接器连接基板和基板的情况下,存在嵌合的配对连接器被基板覆盖而不可见的情况,因此,圆环状触头的嵌合引导功能很重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633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同轴式电连接器及同轴式电连接器装置,能够以简易的结构良好地维持与配对连接器之间的嵌合、拔出时的圆环状触头的引导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同轴式电连接器中,具有形成为圆环状的圆环状触头,配对连接器通过形成在该圆环状触头上的圆环状开口部,沿该圆环状开口部的轴向进行嵌合或拔出,所述同轴式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状触头由沿圆周方向一体地连续的无断裂的环状部件形成。
根据由如上所述的结构构成的同轴式电连接器,由于圆环状触头整体成为无断裂的一体构造,所以与在圆周方向上具有断裂部的以往的圆环状触头相比,能够维持必要的弹性的同时增大刚性,例如即便在沿相对于圆环状的轴向在轴向上倾斜的方向嵌合或拔出配对连接器的情况下,在圆环状触头中也能够抑制以往的扭转那样的变形,其结果是,能够良好地维持圆环状触头的嵌合引导功能,由此,能够沿圆环状的轴向稳定地引导配对连接器。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圆环状触头的圆环状开口部优选朝向该圆环状开口部的径向上的内方侧或外方侧呈弯曲状延伸地形成。
根据由如上所述的结构构成的同轴式电连接器,在配对连接器嵌合、拔出时,配对连接器沿设置在圆环状触头的圆环状开口部上的弯曲面顺畅地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圆环状触头的嵌合引导功能。
另外,优选在本发明的所述圆环状触头上沿圆周方向以大致等间隔形成有多个通孔。
根据由如上所述的结构构成的同轴式电连接器,在配对连接器嵌合、拔出时产生在圆环状触头上的应力经由通孔被分散到整个圆环状触头,圆环状触头的使用耐久性提高。
另外,在本发明中的同轴式电连接器装置中,由上述同轴式电连接器和安装该同轴式电连接器的印刷布线基板构成,所述同轴式电连接器的圆环状触头是接地触头,并且在该接地触头的径向的内方侧配置有信号触头,并且,在所述印刷布线基板上形成有:连接所述接地触头的接地导电电路和连接所述信号触头的信号导电电路,所述信号导电电路形成在所述接地触头的径向的中心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一精工株式会社,未经第一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69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