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倍频程抑制微型腔体滤波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7088.8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7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戴永胜;杨静霞;罗鸣;施淑媛;张林;朱勤辉;朱丹;邓良;李雁;冯辰辰;顾家;陈湘治;方思慧;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邦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7 | 分类号: | H01P1/207;H01P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42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倍频 抑制 微型 滤波器 | ||
1.一种多倍频程抑制微型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贴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端口(P1)、输入电感(Lin)、由第一电感(L1)和第一电容(C1)并联而成的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第一耦合电感(L12)、由第二电感(L2)和第二电容(C2)并联而成的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第二耦合电感(L23)、由第三电感(L3)和第三电容(C3)并联而成的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交叉耦合电感(L13)、输出电感(Lout)、表面贴装的50欧姆阻抗输出端口(P2)和接地端;输入端口(P1)与输入电感(Lin)连接,输出端口(P2)与输出电感(Lout)连接,该输出电感(Lout)与输入电感(Lin)之间并联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和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在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与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之间串联第一耦合电感(L12);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与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之间串联第二耦合电感(L23);交叉耦合电感(L13)的一端与输入电感(Lin)、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第一耦合电感(L12)的公共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输出电感(Lout)、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第二耦合电感(L23)的公共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和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倍频程抑制微型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表面贴装的50欧姆阻抗输入端口(P1)、输入电感(Lin)、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第一耦合电感(L12)、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第二耦合电感(L23)、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交叉耦合电感(L13)、输出电感(Lout)、表面贴装的50欧姆阻抗输出端口(P2)和接地端均采用多层低温共烧陶瓷工艺实现,其中输入电感(Lin)、交叉耦合电感(L13)、输出电感(Lout)均采用分布参数的带状线实现,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的电感(L1)、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的电感(L2)、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的电感(L3)均采用分布参数圆柱形腔体结构实现,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的电容(C1)、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的电容(C2)、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的电容(C3)均采用介质平板电容实现;第一耦合电感(L12)采用第一并联谐振单元(L1、C1)和第二并联谐振单元(L2、C2)之间空间耦合和分布参数电感实现;第二耦合电感(L23)采用第二并联谐振单元(L2、C2)和第三并联谐振单元(L3、C3)之间空间耦合和分布参数电感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要求的多倍频程抑制微型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均采用分布参数圆柱形腔体耦合结构实现,其中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的电感(L1)的一端、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的电感(L2)的一端、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的电感(L3)的一端分别接地,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的电容(C1)的一端、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的电容(C2)的一端、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的电容(C3)的一端相连,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C1)的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C2)的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C3)的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邦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邦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708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