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粘结钢绞线预应力后张的大跨度混凝土梁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7504.4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6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缪建国;卢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粘结 钢绞线 预应力 跨度 混凝土 施工 方法 | ||
1.基于无粘结钢绞线预应力后张的大跨度混凝土梁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施工工序包括:施工准备、钢绞线下料、钢绞线铺设、端部节点安装、混凝土浇捣与养护、预应力张拉和端部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粘结钢绞线预应力后张的大跨度混凝土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1)施工准备;
A、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图纸要求,编制专项预应力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论证后实施,精确计算构件中所配钢绞线的实长,认真统计各种锚夹具、螺旋筋数量,购置或自行设计绘制承压板加工图,及预应力工程量汇总表,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B、预应力筋进场适用前,除按常规检查其合格证外,还需对其取样进行物理性能复验,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截面面积必须符合要求;每验收批预应力筋重量不大于30t;同时还应逐盘对其外观进行检查验收,凡预应力筋外包塑料皮破损严重和有死弯的均不得使用;
2)钢绞线下料;
A、无粘结钢绞线下料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考虑钢绞线在混凝土构件内的直线长度、曲线长度、锚具占用长度及张拉操作需用的长度;
B、成卷钢绞线放线、一定要防止扭曲、打结。严格按照钢绞线计算实长,用砂轮锯断料。严禁用电弧切割;
C、认真检查每一根无粘结钢铰线外包聚乙烯护套,发现破损,立即用防水塑料粘胶带缠绕修补;胶带缠绕搭接宽度不得小于带宽的二分之一;
D、在平地上进行钢绞线编束,用20号铁丝每隔60厘米捆扎一道,既要捆紧,又不能损伤护套;
3)钢绞线铺设;
A、设计、制作钢绞线固定支架;待混凝土构件底模及框架梁钢筋绑扎好后,垫好保护层垫块,严格按照钢绞线设计位置,将支架焊固在相应位置的箍筋上;以此来确保钢绞线在梁中位置的准确和稳固;
B、无粘结钢绞线束在混凝土梁钢筋骨架中铺穿,严防护套擦破;
C、无粘结钢绞线束在梁中要平行走向、束内各根钢绞线相互不得搅绕;顺次安放在固定支架上,并按设计要求分束,用18#铁丝把无粘结钢绞线束与支架牢牢固定;
D、铺放双向配置的无粘结钢绞线时,应对每个纵横筋交叉点相应的两个标高进行比较;对各交叉点标高较低的无粘结钢绞线应先进行铺放,标高较高的次之,避免两个方向的无粘结钢绞线相互穿插铺放;
E、无粘结钢绞线铺穿、固定完毕后,在进行其它钢筋作业时及敷设各种管线不能将无粘结钢绞线的垂直位置抬高或压低,并要防止对无粘结钢绞线造成损伤,如有损伤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F、采用深度尺对固定好的无粘结钢绞线束中心矢高进行检测,并作好记录,对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固定点应即时调整,无粘结钢绞线的隐蔽验收应由专人进行,确认合格,经有关人员签证后方可浇灌混凝土;
4)端部节点安装;
A、无粘结钢绞线在两端头模内侧30cm区段内应与承压板垂直,螺旋筋、承压板均应安装牢固;
B、固定端的承压板安装必须位置准确与预应力筋轴线垂直;一般采用上、下各1φ8通长钢筋将承压板锚固筋焊接连为一体,并与梁钢筋焊接,以确保其不产生位移;
C、张拉端锚具孔洞预留的位置和几何尺寸的准确,直接影响张拉工作的进行。一般可采用硬塑料喇叭模预留;
D、采取一端挤压套锚固,另一端张拉时;在浇筑混凝土以前,必须用单根穿心千斤顶在张拉端将无粘结钢绞线逐根拉紧,使挤压锚固套紧贴承压板,不得有缝隙;
5)混凝土浇捣与养护;
A、混凝土浇灌前,应有专人组织对预应力筋的线型、位置、锚固方式、矢高、间距等进行认真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浇灌混凝土;
B、在混凝土施工中,不得使用含有氯离子的外加剂。以严防氯化物对无粘结钢绞线的侵蚀;
C、混凝土浇灌时端头锚具部位应仔细振捣,严禁漏振,以确保混凝土的局部承任满足要求;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严禁踩压、碰坏无粘结钢绞线,振动棒不能直接碰触锚具、承压板和端头预留锚具孔的塑料模,保证其位置不发生位移;
D、预应力混凝土浇灌后应加强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昼夜;
6)预应力张拉;
A、张拉的依据和要求:
a.设计单位应在施工图中明确提出无粘结钢绞线的张拉顺序、张拉控制力值及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
b.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宜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5%,并应有试验报告单;
c.张拉前设备应配套校验;先对电子秤进行标定,电子秤精度不宜低于±5‰;后用电子秤对压力表进行校验,压力表的精度不宜低于1.5级,确保测力精度不低于±2%;
B张拉操作要点;
a.预应力筋的张拉,必须按设计张拉顺序由通过培训的专人操作,每班设置6人,甲负责监视电子秤读数并指挥张拉全过程;乙负责油泵操作;丙负责伸长量读数;丁负责填写张拉记录;读数力求快速、同步、准确;在张拉过程中应对每根钢绞线的实际伸长值认真作好测量和记录工作;
b.张拉时要确保千斤顶轴线与锚具中心线一致,对端头曲线布置的无粘结钢绞线,应使张拉力的作用线与无粘结钢绞线中心线末端的切线重合;
c.当无粘结钢绞线需进行两端张拉时,可先在一端张拉并锚固,再在另一端补足张拉力后进行锚固;
d.在无粘结钢绞线张拉完毕并验收前,不得拆除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支撑;
e.张拉力的控制:应符合设计要求。操作人员通过电子秤对张拉力进行控制;
7)端部处理;
A、张拉完毕的预应力筋经检查符合要求后,将锚具端头5cm以外的预应力筋用无齿锯或手提砂轮割掉,并在外露预应力筋和锚具表面涂刷聚氨脂或环氧树脂粘合剂防水涂料,然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封堵;
B、埋置在混凝土构件体内的张拉端锚具,应将其周围混凝土冲洗干净并凿毛,然后浇筑膨涨胀凝土将锚具区全部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永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75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单点系泊的液化石油气装船系统
- 下一篇:卧床病人笔记本电脑操作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