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合收割机的纵轴流带切碎式组合滚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7796.1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0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卫青;朱凤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化市利源农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12/22 | 分类号: | A01F12/22;A01F29/09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57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收割机 纵轴 切碎 组合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技术方案属于农用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的纵轴流带切碎式组合滚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稻麦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滚筒部件和秸秆切碎分别设置。现有技术中,秸秆切碎的效果不理想,剪切后的秸秆的尺寸过长(达30cm以上)、过重导致抛洒不均匀,在耕地中的分布过于集中,容易滋生致病菌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方案提出一种纵轴流带切碎式组合滚筒,包括脱粒装置和脱粒驱动装置,脱粒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脱粒装置;还包括秸秆切碎抛撒装置,所述秸秆切碎抛撒装置的进料口连接在所述脱粒装置的排草口;秸秆切碎抛撒装置上开有抛洒口。(该技术手段的原理是,在脱粒装置的排草口处设置有与之一体化的秸秆切碎抛撒装置,操作安全、简单、方便,秸秆切碎、抛撒均匀,更有利于秸秆还田。)
所述脱粒装置包括脱粒筒、脱粒滚筒和脱粒齿;所述脱粒滚筒在脱粒筒内,且二者的轴线相同;脱粒滚筒上设有脱粒齿;脱粒装置的排草口在脱粒滚筒的尾端;所述脱粒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脱粒滚筒;
秸秆切碎抛撒装置包括刀片、刀盘、刀盘轴、破碎筒和刀盘轴驱动装置;所述刀盘位置在破碎筒内,且刀盘装在刀盘轴上;刀盘轴的轴向与破碎筒的轴线相同,且刀盘轴的轴线穿过刀盘的圆心;所述刀片装的刀盘上;所述抛洒口开在破碎筒的下部,且抛洒口在刀盘的下方;所述刀盘轴驱动装置的输出轴通过联动装置连接驱动刀盘轴;
所述脱粒滚筒和刀盘轴的轴线相同;
所述刀盘轴的转速为2.5千转/分钟~4.7千转/分钟;所述脱粒滚筒的转速为0.7千转~1.2千转。(该技术手段的原理是,通过高转速的刀盘轴带动刀片抛洒破碎后的秸秆,使得秸秆抛洒均匀。同时,采用差速运行,破碎效率提高。)
所述秸秆切碎抛撒装置还包括定刀,定刀在破碎筒的筒壁上,且定刀所在平面与刀片所在平面不重合;(该技术手段的原理是,通过定刀和普通刀片的配置,使得刀盘每转一周,刀片和定刀都能切割秸秆,使得破碎后的秸秆长度答复减小,可以达到8cm以内。)
所述脱粒装置还包括螺旋送料器;脱粒滚筒的首端连接螺旋送料器;脱粒筒的内壁设有导向片,导向片垂直于脱粒筒的内壁,且导向片在围绕脱粒筒轴线方向的螺线上。
所述脱粒驱动装置和刀盘轴驱动装置都是联合收割机的发动机;还包括变速箱;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变速箱的输出轴通过链轮传动结构连接脱粒滚筒的驱动轴和刀盘轴。(该技术手段的原理是,直接采用联合收割机上的动力。)
所述刀盘轴中是中空的,所述脱粒滚筒的驱动轴穿过该中空,且脱粒滚筒的驱动轴与刀盘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且刀盘轴和脱粒滚筒的转动方向相同;
在脱粒滚筒的驱动轴的尾端连接有动力输入链轮和动力输出链轮,二者同步转动;刀盘轴上连接有链轮;
脱粒滚筒的驱动轴上的动力输入链轮与变速箱的输出轴通过链轮传动结构连接;
还包括差速转换链轮;差速转换链轮包括动力输入链轮和动力输出链轮,二者同步转动;差速转换链轮的动力输入链轮通过传动链连接脱粒滚筒的驱动轴上的动力输出链轮;差速转换链轮的动力输出链轮通过传动链连接刀盘轴上链轮;
所述脱粒滚筒的驱动轴上动力输入链轮和动力输出链轮、以及差速转换链轮的动力输入链轮和动力输出链轮、以及刀盘轴上的链轮,这五个链轮上齿数的关系满足刀盘轴的转速与脱粒滚筒的转速的比例关系。
(该技术手段的原理是,通过特定的传动结构,使得在同一套动力下实现刀盘轴与脱粒滚筒的差速运行,简单可靠。刀盘轴和脱粒滚筒的转动方向相同,变相降低了轴承在受力时的旋动速度。)
在刀盘轴的首尾两端分别装有后封板和排草隔板;在刀盘轴的轴承座上罩有碗型罩。(该技术手段的原理是,通过特定的传动结构,使得在同一套动力下实现刀盘轴与脱粒滚筒的差速运行,简单可靠。碗型罩起到了防止秸秆缠绕保护轴承的作用。)
所述刀片包括刀片本体、刀刃和刀片装配结构;所述刀片本体的形状为梯形,刀刃在梯形的斜边的上部,刀片装配结构在梯形的下部;所述梯形的斜边上,刀刃所在部分长度与非刀刃所在部分长度比例为7:1~12:1;刀刃上设有锯齿;所述刀片本体通过刀片装配结构装在刀盘上。(该技术手段的原理是,采用合适比例长度的刀刃部分,在刀片旋转一周时,切割的秸秆尽可能多,而且,又不至于太多,造成秸秆缠绕在刀盘轴上。锯齿,除了提高切割效果外,还能带着切割后的秸秆到达抛洒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化市利源农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兴化市利源农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77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