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毛细管电泳槽道中弯道扩散效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7865.9 | 申请日: | 2013-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1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忠;钱丽娟;聂德明;袁方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毛细管 电泳槽 弯道 扩散 效应 方法 | ||
1.一种消除毛细管电泳槽道中弯道扩散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直角弯道内外壁上电势分布采用梯形线性分布,对半圆弯道内外壁上电势分布采用三角形线性分布;弯道内壁面上电势数值先线性增加后线性减少,弯道外壁处电势数值先线性减少再线性增加;直角弯管和半圆弯管内壁面上电势分布范围均为-1 ~ 0,外壁面上电势分布范围均是-1~ ;当弯道流动以对流为主时,对于直角弯道,当外壁电势极值为-1.88时,弯道效应最小,对于半圆弯道,当外壁电势极值为-2.68时,弯道效应最小,电泳的分离效果最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消除毛细管电泳槽道中弯道导致的扩散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直角弯道内外壁上电势分布采用梯形线性分布,从直角弯道内壁起始点A到内壁直角拐点C电势线性递增(AC距离为壁宽w),从内壁直角拐点C到另一内壁直角拐点C’电势不变,从C’到内壁弯道终止点E电势线性减少(C’ E距离为w);而对于直角弯道外壁从外壁起始点B到外壁直角拐点D电势线性递减(BD距离为2w),从D到另一外壁直角拐点D’电势不变,从D’到外壁弯道终止点F,电势线性增加(D’ F距离为2w)。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消除毛细管电泳槽道中弯道导致的扩散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半圆弯道内外壁上电势分布采用三角形线性分布,从半圆弯道内壁起始点A到内壁面C点电势线性递增,从C点到内壁面半圆弯道终止点E点电势线性递减(A、C和E点到半圆弯道圆心距离为壁宽w);而从半圆弯道外壁面起始点B点到外壁面D点电势线性减少,从D到外壁面半圆弯道终止点F点电势线性递增(B、D和F到半圆弯道圆心距离为2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786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烘干机的面板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脱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