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分断的混合式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8385.4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6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杨飞;荣命哲;吴益飞;孙昊;纽春萍;吴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H3/20 | 分类号: | H02H3/20;H02H9/04;H02H9/02;H02H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混合式 断路器 | ||
1.一种双向分断的混合式断路器,所述断路器包括主电流电路,转移电流电路、过电压限制电路,控制系统,以及系统的接入端S1和接入端S2,并且主电流电路、转移电流电路以及过电压限制电路并联,其特征在于:
(1)所述主电流电路由高速机械开关和功率半导体器件A0串联组成,其中:
所述接入端S1连接所述高速机械开关的一端,以便实现所述接入端S1与所述主电流电路一端的连接;
所述高速机械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功率半导体器件A0的一端相连;
所述功率半导体器件A0的另一端则连接所述接入端S2,以便实现所述接入端S2与所述主电流电路的另一端的连接;
(2)所述转移电流电路包括功率半导体器件A1组成的电路1,电感L_0和功率半导体器件A2串联组成的电路2,电感L_1和功率半导体器件A3串联组成的电路3,功率半导体器件A4组成的电路4以及一预先充有一定电压的预充电电容器C,并且所述电路1与所述电路4串联,所述电路2则与所述电路3串联,其中:
(A)所述电路1和所述电路4串联组成转移电流电路支路14,且所述支路14与所述主电流电路并联,并且:
所述接入端S1连接所述功率半导体器件A1的一端,以便实现与所述支路14的一端的连接;
所述功率半导体器件A1的另一端则与所述功率半导体器件A4 的一端连接以便实现所述电路1和所述电路4的串联;
所述功率半导体器件A4的另一端则与所述接入端S2连接,以便实现所述支路14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入端S2的连接,从而实现所述支路14与所述主电流电路的并联;
(B)所述电路2和所述电路3串联组成转移电流电路支路23,且所述支路23与所述主电流电路并联,并且:
所述接入端S1连接所述电感L_0的一端,以便实现与所述支路23的一端的连接;
所述电感L_0的另一端则连接所述功率半导体器件A2的一端;
所述功率半导体器件A2的另一端则连接所述电感L_1的一端,以便实现所述电路2与所述电路3的串联;
所述电感L_1的另一端则与所述功率半导体器件A3的一端连接;
所述功率半导体器件A3的另一端则与所述接入端S2连接,以便实现所述支路23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入端S2的连接,从而实现所述支路23与所述主电流电路的并联;
(C)所述电路1和所述电路4之间的端点,与所述电路2和所述电路3之间的端点,这两个端点之间则连接所述预充电电容器C;
(D)所有功率半导体器件均为双向导通的功率半导体器件;
(3)所述控制系统测量流经所述接入端S1或S2的电流、流经所述主电流电路的电流、流经所述转移电流电路中所述电路1和电路4的电流、流经所述过电压限制电路的电流、所述高速机械开关的开 关两端的电压和所述高速机械开关的开关位移,当系统电流方向从S1到S2时,通过测量所述主电流电路的电流幅值和变化率以及所述转移电流电路中电路1的电流幅值和变化率控制所述高速机械开关和转移电流电路中的功率半导体器件A1至A4动作,当系统电流方向从S2到S1时,通过测量所述主电流电路的电流幅值和变化率以及所述转移电流电路中电路4的电流幅值和变化率控制所述高速机械开关和转移电流电路中的功率半导体器件A1至A4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正常工作状态下,电流从所述主电流电路流过,所述预充电电容器C上充有一定的电压,且电压方向与所述主电流电路的导通压降方向相反;此时,所述转移电流电路中的电路1至电路4均处于关断状态,所述转移电流电路没有电流通过,所述过电压限制电路也没有电流流过;
当系统需要进行开断时,所述控制系统首先控制所述主电流电路中的所述高速机械开关进行分闸动作,由于所述高速机械开关存在机械延时,此时所述高速机械开关触头仍处于闭合状态;然后通过测量所述主电流电路的电流幅值和变化率以及所述转移电流电路中所述电路1或者所述电路4的电流幅值和电流变化率确定所述转移电流电路中功率半导体器件A1至A4是否动作以及相应的动作时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83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