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介质中微纳米气泡观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8560.X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5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胡黎明;李恒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14 | 分类号: | G01N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介质 纳米 气泡 观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多孔介质中微纳米气泡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分:
模型箱,所述模型箱内装填有模拟多孔介质的球形透明树脂材料,所述模型箱具有注水口,用于注入并盛放模拟地下水的富含微纳米气泡的水体,且模型箱各面使用不同的材质和颜色,最大限度的提高多孔介质孔隙水中微纳米气泡的成像清晰度;
激光器,所述激光器位于所述模型箱的顶部,用于提供观测时需要的光源;
相机和镜头,所述相机和镜头位于所述模型箱的一侧,用于观测多孔介质中微纳米气泡;
图片采集及处理模块,所述图片采集及处理模块与所述相机相连,进行图片的采集和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中微纳米气泡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激光器支架,所述激光器支架用于固定支撑所述激光器;以及
三维可调节支架,所述三维可调节支架用于固定支撑所述相机和镜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中微纳米气泡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透明树脂材料与水的折射率匹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中微纳米气泡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透明树脂材料平均粒径为0.6-1.0mm,界面电荷性质与土颗粒匹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中微纳米气泡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箱为长方体,定义接近所述相机和镜头的为观测面,其他面分别定义为背景面、左侧壁、右侧壁、底面,其中所述观测面使用超白玻璃,其它面使用有机玻璃,所述背景面涂抹成黑色,而所述左侧壁、右侧壁及底面涂抹成白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中微纳米气泡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还包括:激光镜片,所述激光镜片将所述激光器发出的光线校正为片状,并且,所述激光器的激光线宽小于所述相机的景深。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中微纳米气泡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为高感光度的CCD相机,所述相机成像的照度大于等于0.00002Lux;所述镜头为工业缩放镜头,能够对900纳米至60微米之间的气泡成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介质中微纳米气泡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片采集及处理模块采用软件,通过观察气泡在多孔材料上的吸附速度、存在时间以及是否存在吸附/解吸附现象等确定吸附规律;通过对气泡图像的像素大小及灰度值进行分析,确定图像内气泡的粒径;通过连续拍摄的多张图像,计算图像中不同气泡的运动速度。
9.一种多孔介质中微纳米气泡观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多孔介质中微纳米气泡观测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所述模型箱中装填球形透明树脂材料,注入富含微纳米气泡的水体;
S2.采用所述激光器为所述水体照明,采用所述相机和镜头观测所述多孔介质孔隙水中的微纳米气泡;以及
S3.图片采集及处理模块控制相机和镜头采集图像并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微纳米气泡的吸附特性、粒径分布和运动轨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85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