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切驱动式微秒级高精度角度调节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9069.9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3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江波;周泗忠;韩俊锋;赵相国;邓小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陈广民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切 驱动 式微 高精度 角度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密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切驱动式角度微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正切驱动的微秒级高精度角度调节机构的主要功能是对同步辐射双晶单色器的双平晶体进行角度微调,保证第一晶体和第二晶体的平行度在使用所需的范围之内。同步辐射双晶单色器主要原理是利用Bragg衍射定理2d×sinθB=nλ,其中d为晶体的晶格常数,n为衍射级数,在同步辐射中n一般取1,通过改变Bragg角θB即可得到不同的波长λ,从而实现同步辐射白光的单色化。在单色器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晶体及第二晶体偏离理想位置,由此引起的双晶不平行性导致Bragg角偏差△θB变大,最终导致晶体的衍射效率下降。因此需要设置微调机构来调整晶体的位置,保证入射光束在双晶上产生的Bragg角误差足够小,以获得较高的衍射率,达到提高单色器性能的目的。
晶体微调机构主要对晶体的投角△θp、滚角△θr和摆角△θy调节,其中投角△θp是指晶体绕Bragg转轴的小角度偏转,主要起细分Bragg转角提高能量分辨和抑制高次谐波的作用,因此对晶体设置投角方向的微调机构,对有效提高单色器的单色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滚角△θr是指晶体绕光轴的小角度偏转,通过滚角调节机构可以保证双晶体的平行和校正光束线下游光斑的位置,设置滚角微调机构对提高光斑的稳定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摆角△θy是绕晶体面法线的偏转,设置摆角调节机构主要是消除晶体的晶胞缺陷等。
在已有的调节机构中,往往是通过切槽晶体(在一块晶体上切出一个平行槽)、使用精密轴系或者使用偏转台进行调节,保证两晶体的理想平行位置。但切槽晶体是一种固定结构,靠加工保证两晶体平行度,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动态调节;使用精密轴系或偏转台测量精度不高,驱动调节过程具有回程间隙等缺点。为了能使单色器能提供高质量的同步辐射光,必须寻求一种新型的高精度角度调节机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切驱动式微秒级高精度角度调节机构,以满足对同步辐射双晶单色器中两晶体的投角、滚角和摆角的微秒级无间隙动态调节,从而提供实验所需的高质量同步辐射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正切驱动式微秒级高精度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下板、柔性铰链、弹簧复位机构、直线位移进给机构、传力顶杆和用以检测直线微位移器当前位移量的直线位移传感系统;所述上板和下板均具有平板部和偏置于平板部侧面的弯折部;上板的平板部与下板的平板部平行相对,所述柔性铰链位于这两个平板部之间,柔性铰链两端的连接板分别经螺钉与这两个平板部固定连接,上板的弯折部与下板的弯折部也平行相对,形成上板与下板的整体相合;
所述弹簧复位机构和直线位移进给机构均安装于下板的弯折部;弹簧复位机构的弹簧心轴穿过下板的弯折部与上板的弯折部固定连接,套接在弹簧心轴上的弹簧通过压紧螺母压接于下板的弯折部的外侧;传力顶杆安装于上板的弯折部,并与直线位移进给机构的输出端顶紧,能够使得直线位移进给机构经传力顶杆输出的微位移反作用于下板的弯折部,进而使下板的平板部以柔性铰链为旋转关节产生正向偏转,所述弹簧的压力产生下板的平板部负向偏转的势能。
基于上述基本技术方案,本发明还作如下优化限定和改进:
上述柔性铰链采用余弦柔性铰链(即具有余弦形状的切口,两个余弦形状切口形成柔性旋转关节)。
上述直线位移进给机构包括直线微位移器、球形螺帽和屏蔽外壳,其中直线微位移器集成有编码器和齿轮减速器,采用直流伺服电机驱动,直线微位移器通过球形螺帽与传力顶杆顶紧,实现精密传动;屏蔽外壳用于屏蔽同步辐射光对直线位移器的损伤。
上述直线位移传感系统包括相对设置的直线位移传感器和传感系统顶杆,分别安装于上板的弯折部和下板的弯折部,传感系统顶杆与直线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端相接触以测量直线位移器的位移量。
在直线位移进给机构、传力顶杆、弹簧复位机构的弹簧芯棒、以及直线位移传感系统顶杆的固定位置均设置有夹紧槽;上板和下板的平板部均设置有用以安装柔性铰链的卡槽。
上述弹簧心轴穿过下板的弯折部上的通孔采用固定销钉与上板的弯折部固定连接。
上述柔性铰链的其中一个连接板的内侧面两翼设置有半圆突起(其作用为在不破坏柔性铰链性能范围内限定柔性铰链最大偏转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90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