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辊式矫直机以及板材的矫正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9666.1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0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阿部敬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铁普蓝特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5 | 分类号: | B21D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矫直机 以及 板材 矫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矫正金属板例如钢板等板材的辊式矫直机以及板材的矫正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造钢板等板材的过程中,虽实施辊轧、冷却等工序,但在上述工序中,在板材产生翘曲、波形状的变形。因此,为了矫正此类翘曲、波形状的变形以实现板材的平坦化,而使用将多根矫平辊上下配置为交错状的辊式矫直机(例如专利文献1)。
辊式矫直机以相对于多个下矫平辊压入多个上矫平辊的状态、或者相对于多个上矫平辊压入多个下矫平辊的状态使应当矫正的板材通行,并对板材反复施加弯曲,而使板材的翘曲、波形状平坦化。
对于上述辊式矫直机而言,根据要矫正的板材的最大要求屈服应力以及此时的最大要求板厚决定矫平辊的辊间间距,并根据已决定的辊间间距决定最大矫正力(按压力)、最大扭矩。以往,从相对于这样决定的辊间间距而确保足够的通行性以及足够的传递扭矩的观点来看,尽可能大地设定矫平辊的直径,使之在辊间间距的0.9倍以上且小于1.0倍。此外,最大要求屈服应力以及最大要求板厚表示由用户作为板材的规格所要求的屈服应力的最大值以及板厚的最大值,但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上述用语以简化。另外,在“具体实施方式”的各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根据要矫正的板材的屈服应力以及板厚决定辊间间距的理由。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5148号公报
近年来,对比以往薄且屈服应力大的板材进行矫直矫正的需求在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增大矫平辊的压入量,但在上述那样的辊径大的以往的辊式矫直机中,有时无法得到足够的压入量。因此,需要一种对于薄且屈服应力大的板材也能够充分地进行矫正的辊式矫直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便是薄且屈服应力大的金属板例如钢板等板材也能够进行矫直矫正的辊式矫直机以及板材的矫正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的第一观点中提供一种辊式矫直机,该辊式矫直机是通过通板线对板材进行矫正的辊式矫直机,其特征在于,具备:矫平辊单元,该矫平辊单元具有多个矫平辊,这些多个矫平辊呈交错状配置于上述通板线的上下,以一边夹持上述板材进行矫正一边使上述板材通行的方式旋转;按压缸,该按压缸分别设置于上述矫平辊单元中的上述板材的输入侧以及输出侧,经由上述矫平辊按压上述板材;多个支承辊,这些多个支承辊对上述矫平辊进行支承;以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使上述矫平辊旋转来使上述板材通行,将上述多个矫平辊的直径D设为,相对于由上述板材的最大要求屈服应力以及最大要求板厚决定的上述矫平辊的辊间间距P而言,满足0.5<D/P<0.9的值。
在上述第一观点中,辊式矫直机还具备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以使上述板材啮入上述矫平辊单元的上下矫平辊之间的方式对上述按压缸压入上述板材的压入量进行控制,上述控制装置包括啮入修正表格,该啮入修正表格根据上述板材的厚度设定:上述板材啮入上述矫平辊单元的上下矫平辊之间的极限的压入量亦即啮入极限压入量;和应当控制成上述啮入极限压入量的上述板材的前端的移动距离亦即啮入修正控制距离,上述控制装置以如下的方式进行控制:在上述输入侧的按压缸对上述板材进行矫正所需的设定压入量比上述啮入极限压入量大的情况下,基于上述啮入修正表格,在上述板材的前端到达上述啮入修正控制距离之前将上述输入侧的按压缸的压入量限制成上述啮入极限压入量,并在上述板材的前端到达了上述啮入修正控制距离时使上述输入侧的按压缸的压入量成为上述设定压入量。在该情况下,在上述啮入修正表格中还设定有在上述板材的前端到达了上述啮入修正控制距离时将上述输入侧的按压缸的压入量设为上述设定压入量时的按压速度,基于上述啮入修正表格,对上述输入侧的按压缸的压入量从上述啮入极限压入量变更成上述设定压入量时的按压速度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铁普蓝特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钢铁普蓝特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9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