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发光模块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49793.1 申请日: 2013-02-07
公开(公告)号: CN103148382A 公开(公告)日: 2013-06-12
发明(设计)人: 潘殿波 申请(专利权)人: 潘殿波
主分类号: F21S2/00 分类号: F21S2/00;F21V8/00;F21Y101/02
代理公司: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代理人: 林永协
地址: 519015 广东省珠海***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led 发光 模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使用LED光源制作的LED发光模块。

背景技术

LED光源具有节能环保、消耗功率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在照明、信号指示以及装饰等领域中。现有的汽车用灯大多是使用LED光源的LED车灯,如安装在汽车车头的远光灯、近光灯、示廓灯,或者汽车的转向指示灯、昼行灯等,大多设有LED芯片并使用LED芯片发出的光线激发荧光粉形成不同颜色的光源。此外,LED光源还应用在室内照明、路灯、应急照明灯多种场合。

常见的LED车灯具有LED光源,并在LED光源前端设置反光杯等配光装置等,用于改变LED光源出射的光线的方向,使光线照射到需要的地方。然而,由于LED光源是点光源,现有的LED车灯仅使用反光杯等实现配光无法实现面状光源或条状光源的效果,且现有LED车灯发光并不均匀,容易产生眩光,影响行车安全。

因此,公告号为CN20180332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名为“一种车用信号灯用光导管”的发明创造,其具有一根条状的光导管以及设置在光导管两端的LED光源组件,光导管使用PC材料制成,其为透明的透光材料,因此光线可以在光导管内传播。并且,光导管的底面上设置有锯齿状结构,光线入射到锯齿状结构的面上形成反射并返回光导管内。同时,该光导管大致呈圆环状,目的是将部分反射光线入射到光导管的内壁后形成全反射,使得光线能够在光导管内继续传播。因此,该发明创造是将LED光源组件产生的光线在光导管内不断反射、全反射来实现光导管的通体发光。

但是,由于光线需要在光导管内多次反射、全反射,随着光线反射与全反射的次数增加,光线能量衰减越来越严重,导致靠近光导管两端处,即靠近LED光源组件处光线充足,较为光亮,而在光导管的中部,由于光线能量衰减厉害,形成暗区,导致光导管发光不均匀,给光导管的使用带来限制。

另外,由于LED光源组件是点光源,其发出的光线向四周散射,上述的光导管并没有对LED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进行聚光处理,导致光能损失。因此,如需要光导管的中部亮度较高,需要使用大功率的LED芯片制造光导管两端的LED光源组件,增加其生产成本,也带来了LED芯片散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将LED点光源转换成发光均匀的面状光源的LED发光模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能量利用率高且生产成本低的LED发光模块。

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的LED发光模块包括第一LED光源及光导器件,第一LED光源位于光导器件的第一侧,其中,第一LED光源的光路上设有第一聚光器件,第一聚光器件的出射端设有第一发散器件,第一发散器件具有靠近第一聚光器件的第一入射面以及与第一入射面相对的第一出射面,第一入射面具有向上倾斜的第一斜面以及向下倾斜的第二斜面,光导器件设置在第一出射面外侧,且光导器件具有反光面以及与反光面相对的透光面,反光面位于光导器件的下端,透光面位于光导器件的上端,且反光面设有多个向上倾斜的第一反光平面。

由上述方案可见,第一LED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一聚光器件后形成多束平行的光束并入射到第一发生器件,平行光束经过第一发散器件的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后分别形成向上倾斜传播与向下倾斜传播的光束,向上倾斜传播的光束入射到光导器件的透光面后形成全反射并入射到反光面上,再经过反光面以垂直的角度从透光面出射,而向下传播的光束入射到反光面后也以垂直的角度从透光面出射。

这样,光束入射到光导体后仅经过一次反射或一次全反射及一次反射后从透光面出射,光能量衰减并不严重。并且,LED光源的光线经过第一聚光器件后形成多束平行光束,多束平行光束的光能量大致相等,且经过折射的光束能够入射到离第一发散器件较远的反光平面上,光导体的长度可以做得很长,且形成面状光源并发光均匀,光能量利用率高。

此外,由于LED发光模块不需要设置两个大功率的LED光源,生产成本低,且发热不明显。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相邻的两个第一反光平面之间连接有连接面,且连接面与透光面垂直。

由此可见,连接面与透光面垂直,光束不会入射到连接面上,可以确保入射到光导体的光束均能入射到一个反射平面上并从透光面出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殿波,未经潘殿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97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